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4 10:23 编辑
第四章 也谈“成功之路”
凡做一件事情能否作好?能否得到满意效果?在类似问题里面,都存在一个方式和方法上的问题。而在这其中,凡能够达到最终“目的”的途径,尽管会有很多,但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总之不会太多),在时间和结局上,能够得到最大满足的人生历程。而像这样一种人生“历程”或“路径”,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理想捷径,或称谓“成功之路”。
古人(应在《吕氏春秋》上)有这样一句话:“由其道,功名不可逃,尤见闪电知雷霆将至。”
但是,现实生活中如何能够得到确保成功的那个“道”呢?
以往,在探求写文章的“得失与难易”过程中间,我自己有过这样的感悟:每次面对展开的白纸,下笔之困难,往往因为思绪混乱或脑子里空空如也,呆呆地不知从何谈起。此种时刻,我常常不再去想什么舞文弄墨、抒发情怀、缠绵恩爱、哼哼唧唧。反而只是到书架上,随便找一本书来看,或拿出过去自己书写的闲言碎语来读,但更经常的,特别在心情抑郁愤懑的时候,却是认真翻阅生活闲暇中的自我日记。也就在这样有意或无意地翻看、阅读和思考之间,又经常是被其中他人或自己的一个意思、一句话、一段文字、一个主题……即刻得到激发,感受倍实,随后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于是,顺手拿过纸来,挥洒如飞,文思如涌,激情洋溢……一篇文字,耀然纸上,犹如一蹴而就。经由此景,所产生出来的东西,貌似随意自在,而在其行文之中,还是久蕴心头脑海中惯常有的这样那样的疑惑、困扰、渴望和呐喊。如此模样文字,于其内容和形式上,却也不乏“声情并茂”,更常有“和谐精妙”的自然文理了。
有过上述体验后,我觉得干任何一项具体事业,或谋求任何一种有形成果,同样也应当类此“循序渐进、删繁就简、累然业成”一般。反之,若是像惯常有的模样,只是一味凭借想象与盘算,苦于钻营,巧于投机,急于苛求事业成果的尽早实现;或是一味笃志铭心,殚精竭虑,倾尽锦囊,从东到西,而疲于奔波的行为努力。如此作为,一般情况下,也可能会赢得一些现象和收效,但对个人一生事业和成就而言,尤其在个性培养和生活质量上,不一定是最积极影响、最好作用和最佳结果的历程与途径。
如果一个人能从“急于求成和尽快实现自我”的困惑中跳出来,放松自己,轻松而坦然地观察、体验和弄清楚一点他人或自我“现在、过去和未来”顺其自然的生活模样,尤其在一些类似自我理想化的其他场合、其他事件、其他有意义或无意义问题上,都敢于去大胆假设并设身处地想象,若是自我在那里面,可能或有的所思、所为和所就,且还能够静心思辨其中“得失难易、孰高孰低、成功失败”等的因果联系。那么,由于这时的自己,无论是生活失败者,抑或成功人士,也不管在职场舞台上是主角,还是配角,甚至哪怕自身就是一个“小丑”的位置,也都根本无所谓。因为,处于此时位置,所审视的一切,对现今生活中的自我而言,尚未达到“高处不胜寒”般的利益摩擦和矛盾纠葛,也就没有了真正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冲创,而有的仅仅是理想与事实之间的对比、琢磨、想象和思辨。所以,于此种状态中,更容易发现和找到开启通往自我理想大门的“金钥匙”。进而,所谓开启“锁的障碍”的实践,只是自我是否“愿为”和是否“敢为”之类,应属于随心所欲的机械性动作罢了。
如上所言,人生个性化的自我生活及其社会事业是否就是如此简单?或者说,在人世间的种种艰难困苦、错综复杂、荆棘枝蔓、险象环生的表象下面,是否也正是如此简单问题的故弄玄虚、虚张声势或欺人自欺呢?针对诸如此类“删繁就简”的质疑和困惑,无论其答案几何,凡能够明了此中的“真假、难易、得失”,也就揭开了“道”和“德”的本来面目。唯如此,大千世界的现代人和后继者,可以少些精神异样和行为乖戾,尤其少些伤人害己的失常与变态;唯如此,才有可能给予现实生活,增加多一些哪怕是“人工匠心”样子的艺术完美,而少一些貌似“浑然天成”的自然美,而其实质上,却是美的残缺,所导致的人间悲剧罢了。
不管一生有何追求,亦不管一生能够何等成就。惟有晓得此文中道理者,在其自我个性生命中,方能活脱出来一番另类情趣和别样精 !
1993年1月13日夜草,2003年5月修。
2014年4月重整于济南。
第五章谈“因果”
久不提笔写点像样子的东西。当然,也可说“从来就没有写出过像模像样的东西”。不过,在以往闲暇无聊籁之际,经常信手涂抹或草草书罢后,慢慢读来,于字里行间,也尚能感觉抒发了一点头脑中的淤积或胸口中的郁闷。虽仅此而已,日积月累后,偶尔拿出来翻阅读习之间,却也能给自己一分窃喜和自慰的天地。
久不提笔写点像样子的东西。这里面的“久”字,屈指算来已过年余。其间为何不写了呢?事实上,也没有任何特别的理由。只因为当初的“写”,也近乎下意识的“信手拈来、随心所欲”。所以,随后的“不写“,也仅是“无心为之”而已。那么,而今为何又要“写”了呢?究其原因,依然很是简单。不过,心中有所“欲”,而手下有所“信“罢了。
“文以载道,言必有物。”这是受教育培养得来的著文宗旨。但“道”何以为道?“物”何以之为物?溯根究源,亦不过“见仁见智”的问题。而且,历史一贯如此,而今应无例外吧。于是乎,决意放开心志、舒展筋骨、据己所能、畅所欲言。想虽如此想,真格儿凝神定气,一旦展纸运笔时,顷刻之间,脑袋瓜儿一片空白,却又无从下笔了。
有言:“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现代文明:“大小便尚须规定地方。”
更所谓“文章乃千古之伟业,传世之瑰宝……”故而,岂能为所欲为!更加之思虑所及,尚有“位子、面子、票子”之想象,且不论还有“棍子、帽子、辫子”之恐惧。于是乎,极力去想象,臆求阐发点滴,既可以登“大雅之堂”,而又能“鲜与耳目”的东西出来。
考虑到如上层次和界面,我那庸俗的脑瓜儿,顿时涨大了起来,目光茫然,手中的笔,亦不由自主地缓缓放了下来……继之而为者,只有回到本来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去吧。如若还有什么“不甘心”,且等着拿了“文学”“新闻”“创作”之类的奖项,或者起码也要弄个“文科”学历之后,再抖胆做些“纸墨”行当里的事吧。
其实,正是缘于上述诸多的“因”,才有了一年多不曾书写的“果”。又因为,尚且存在对其中“因果”的思忖,故而又有了如今这种认知能力上的点滴明白。于是乎,又有了这深夜独处,于无聊孤寂中,臆欲书写点什么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
2002-12-02于《思想之约》网络论坛。2014年4月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