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克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咀稗说》(修订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0:5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0 11:06 编辑

    第十三章大话“学问”

          为了回应《思想之约》论坛上鲤君的邀请,禁不住跃跃欲试,也想像专家似地“谈学问”了。而此刻,掂量着家底,也唯有自个儿“门清”,故略加说明于前。
          近年来,经过网络论坛的历练,虽说已经不再怕丢人现眼,但却总是底气不足,尤其是“谈学问”,生怕撑不起那么大个门面!不过,缩手缩脚不再是自我个性,因此,放开胆量,随心所欲地说一点相关“学问”的事情,并借用当下最为时髦腔调,冠名曰:大话“学问”。
         关于论坛上书写文字的情况,之所以在标题前面分别注明“原创”或“跟贴”,这两者之间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因为,仅就我个人体会,在网络上“跟贴”,经常是浮皮潦草一看,在似是而非之间,便发挥起来。如此“发挥”后,无论其内容造成了怎样的结果,总之,在自我心理负担上,毕竟不会压力太大或十分严重。然而,凡是“原创”的东西,虽然也可以有如上所述一般的心理状况,但是,因为从一开始提笔,经常就会特别慎重,尤其对于想要阐发的议论或急于表述的话题,总会思量再三,甚至就是“绞尽脑汁”的反复思辨。正因为“原创”须有如此投入,因而在我个人,每每对于“原创作品”引发的周围反映,一般都会格外认真对待和用心对比思考。
          在常言或俚语之中,有这样一种说法:“班门弄斧、关公门前耍大刀、孙猴子眼下舞大棒”。确乎就是针对像我一样“个性”人儿说的。
          我自小生活成长在中学校院内,而父母却都不是知识分子。如此家庭背景,也就注定了在肤腠表里之中,即所谓每一个汗毛孔内外,都存在着一夜之间,能够长成“有文化、有知识、有学问之人”的渴求和期盼。好在我少儿时的生长环境,即便处于“文革”中后期,却还是有机会能够借到或看到一些书籍。特别在我孩童时期,尚不敢说就已经有了踌躇满志地盘算或筹划着尽快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策略,但在脑袋瓜里面,或多或少地已经开始意识到:“要有学问,必须要学习好;而学习好,就要多学点东西;而要多学点东西,就必须要多读书。”
          大约到了初中阶段,不知是从报纸还是在读的闲书上,其中提到了歌德时代的欧洲,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认识,即:“一个人要成为有学问的人,必须要系统学习‘医学、数学、神学、美学’四方面的知识。”仅就是这样点滴的启发,便注定了我学生时期的“读书方向”,或许还导致了我的“人格类型”。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确乎是最讲究“读书”和“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至于应该去读什么样的书?去学习什么知识?学了知识究竟干嘛用?类似这样一种“递进”式的质疑、思考和结论,却一直是一个成问题的问题。其实,即便在今天,谁也不会再把“四书、五经”全搬出来,而谋求行走古代中国“学而优则仕”的老路。然而,仅在我接受国家义务教育时期,由学校老师传授的“数理化、文史政以及美术、音乐和体育”中间,究竟又有多少明确的话语,是在引导学生们只是奔向“学问”的征途呢?对于这其中的各种滋味,尤其眼下在“生于六十年代”的父母们及其“八零后、九零后”的孩子们身上,也最为“立竿见影”和“感同身受”吧。
          近些年来,在国内一般家庭中,若要强调“孩子从小要培养读书的习惯”之际,也只是无奈地吆喝几声:“别老看电视了!读点名著!多看点书吧!哪怕就为了增加一点“写作文”或“吹牛”的素材啊!”
          平日里,单在人们闲聊之中,所谓的“学问”,大概应有这样几层意思:1、什么是学问?2、如何得到学问?3、有了学问干嘛用?4、再就是延伸的意思:什么叫有学问(的人)?
          若笼统地“谈学问”,在老百姓或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应该只有前两层的意思,即:“什么是学问?”和“如何得到学问?”。
          对于“什么是学问?”的回答,或可说成是:“一种知识或技能,并且为相关自然界和人类生存的一切方法与方式等。”
          对于“如何得到学问?”的问题,则是普通人、学生、教师或学者们,最常要去提问,并要求去解答的社会性话题。而在其答案上,惯常是“见仁见智”了。对此,我个人一直最为欣赏的解答,则是“学问”一词在其字面上的意义,即:“学”和“问”。
          “学”就是读书和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问”就是见人问人、见鬼问鬼。若人和鬼都遇不见,那就“自问自答”去吧。
          在此,还需要补充说明一下:凡“自问自答”者,以我之见,不应倡导自诩“圣贤大德”或“神灵古怪”的附身转世,更不应任由貌似“念念有词”的“自言自语”,实际不过就是“心怀鬼胎”的“絮絮叨叨”,而应是鼓励一切像“读书省世”“实践求知”一样的自我引导和人性觉悟。
          至于“实践”等同“读书”的道理,暂且搁置不表。那么,凡“自问自答”者,究竟应读些什么书呢?若让我一言以蔽之,则应是“凡古今中外一切书本知识”。不过,若要大话“学问”,那就必须去静心啃食“古书”,而这里的所谓“古书”中,最为至关重要的一条本则,就是“不局限本国、本民族或本地域的历史文献”,而是“大到”,敢于触及苍穹寰宇之间的一切文化遗存;而其“远到”和“深入到”,譬如:最好既能诠释“结绳记事”,还能传承“记事结绳”的能耐和本事。
        2003年草。2014年整。2016年夏补充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0:13: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1 10:21 编辑

    第十四章闲谈“八十年代读书”

           闲暇之间,在整理1987年大学日记时,才发现那会儿每晚日记本上记录的内容,不过就是一本接着一本的课外书名及其支离破碎的读书感受。其中,既没有专业攻读的自我激励和刻苦心得,也没有大学前卫的锐利思想和蓬勃朝气,更像是一个修道士或苦行僧,在日复一日“上课、训练、吃饭和睡觉”之中,任由自我个性的好恶悲喜,尽其可能地搜索着用以充饥解渴的思想杂念。
           时隔二十年之后,今天的人们,甚至连我个人,也开始怀疑那会儿何以能搜罗到那样一些在思想风格和立场观点上迥异的作品呢?而今,除非带着书名到图书馆可以查阅外,在一般书店或书摊上,确实已经难觅其踪迹了。
          上世纪整个八十年代,的确是一个十分特殊而又极不平凡的岁月。其前,不仅是“文革”时期,应是自“解放”以来,凡意识形态领域(知识文化界)中的残酷斗争,使人们惯于迎合奉承和自欺欺人,无论懂或不懂马列之外哲学与文化之人,起码在公开言论上,已经变成“统一口径、独树一帜、同仇敌忾”了,即便是受好奇心的驱使,还敢于探寻所谓“封、资、修”书本者,也只局限于有一定特殊条件的极少人群而已。
          记得八十年代初期,当上高中不久,父亲从学校图书室拿来一本《徐志摩诗集》,当时还特别嘱咐我说:“不要外传啊!”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内出版业与今天相比,虽算不上繁荣昌盛,但也堪称功高盖世了。因为,那会儿确实公开出版了许多古今中外,在思想性、文化性和知识性方面,都极富专业水准和颇具代表性的作品,特别是有一些外文作品的翻译质量之高,我自己觉得可谓“空前绝后”了(起码到目前为止)。
          前段时间,在西祠胡同《另一种存在》我的文章后面,版主“昨夜星辰”君曾建议我对过去的读书心得,能写得更系统一些。其实,我何曾不想如此呢!实事求是地讲,无论就读过的一本书或一类书而言,我给予只言片语的评议尚可,而真正成书集册,却是自我能力所不及。
          关于整理大学日记的目的和出发点,我已经说过多次,的确如同十余年前看过我极少部分日记的妻子所言:“你的日记没人能看得懂!”
          是的,“日记”原本就是一个人最为个性化的心理路程和思想轨迹。今天的我,尽管与二十年前相比,在读书思学的激情和专注度上,已经逊色了不少,但历经生活中“起伏跌宕、爱恨情仇、喜怒乐悲”之后,眼下还尚能保持一份坦然平静的心态,不得不说完全得益于学生时代“读书”的思想探寻和心性历练。
          回过头来,再说“八十年代读书”。
          若追溯当时我所读书籍的来源:一者,是到书店购买。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多的书摊,好像除了武侠和港台言情小说外,翻版和盗版的也不多见。所以,日常购书,只能亲临新华书店或外文书店。论说单纯在家庭收入与书价之比上,那会儿和现在的情况,好像差距不大,但在心理上,我觉得还是那时段买书时,更加轻松爽快一些;再者,就是到大学图书馆,或让父亲到单位图书室借书。
          若说我当时在选择书本类别上的意向。虽然,我常说一直是在“随缘读书”,而事实上,自中学时偶然看到《别林斯基选集》以后,基本上都是循着所读书本上提到的作品名称及其作者名姓,而去借阅或购买。
          俗言:“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雅语:“我注六经,抑或六经注我。”
          凡“读书思学”是否必然都会成为“德、才、学、识”的佼佼者?是否都能皈依“仁、义、礼、智、信”之正途呢?对此,我自己是不以为然的!但是,正因为有过“不拘一格”的广泛读书经历后,我开始坚信:像“思路就是出路”“思难行易与思易行难之辨证”的真理性,亘古之于今,昭然若揭。
          然而,社会生活之中,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任何一个人,一生一世,如若真能理解寰宇的事象真伪和真理得失,并还能诠释其中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别无他途,唯读书思学之。
    2007年5月28日夜草。2014年9月重整。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单衣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6-22 00:05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3#
    发表于 2016-5-11 10:32:56 | 只看该作者
    前辈的无论大话还是闲谈,颇具广度和深度哦,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0:53:46 | 只看该作者
    单衣 发表于 2016-5-11 10:32
    前辈的无论大话还是闲谈,颇具广度和深度哦,学习!

    谢谢评议!
    仅是一点自我感悟而已,望不吝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6-22 00:05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5#
    发表于 2016-5-11 10:57:53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6-5-11 10:53
    谢谢评议!
    仅是一点自我感悟而已,望不吝指教!

    指教不敢,只恭恭敬敬地带着耳朵和眼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6-5-11 15:51:28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6-5-10 09:14
    谢谢“伊人轻舞”君对《话“广告”》一文的评议!

    此处的《话“广告”》一文,较之以往论坛或网页的原 ...

    敬佩老师的认真直言,也同意您的观点,因您所写的都是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而且是接触频繁也很实际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6-5-11 15:59:34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6-5-6 10:25
    第九章话“口臭”
          言论攻击和恣意谩骂,在而今城市生活中,除了街头巷尾偶尔遇到,的确已经比较少见 ...

    文中“口臭”的归纳总结,将现实与虚拟的“臭”,分析的头头是道,使得读者一目了然。从中看出先生博学,无论是文字底蕴,还是医学临床,经验老道,笔力"辛辣",这也算是给那些有“口臭”的人,敲一警钟。伊人敬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9:3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2 10:51 编辑
    伊人轻舞 发表于 2016-5-11 15:59
    文中“口臭”的归纳总结,将现实与虚拟的“臭”,分析的头头是道,使得读者一目了然。从中看出先生博学, ...

    “伊人轻舞”君对《话“口臭”》一文的直言评述,即便不使用“勇敢”一词称赞,确实也需要有一定的“勇气”!

    九十年代初,伴随《厚黑学》一书的泛滥,首先国内的文人墨客们,从著述到公开话语,用我们当地人土话讲,完全就是“街痞流氓”的话语,喧嚣尘上。千禧年之后,伴随网络的家庭普及,凡有人头集聚和话语印迹的所在,无处不“坦荡”着污言秽语。其实,在我学生时期,因爱好读习文学作品,并时常琢磨“作文之道”,当时,我还曾写下:“隔靴搔痒谈何宜,入木三分骂亦精。”的自我指导性意见。但是,许多年来,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书写文字之间,即便最常见的,介于中性词的网络“谐语”,我也始终难以张口,而要书写下来,更是思量再三!为什么会如此?说起这事,还要不得不说,我从小生活的环境。由于家住在中学校园内,不单是父亲严加管教,尤其是我母亲和姐姐,一旦我说话带出脏字,即刻就会横加呵斥,最经常的就是这样一句话:“看你那个熊样,和个‘街痞’一样!”所以,即便我自家姑娘,有时我和媳妇吵架,她都会在一旁提醒:“老爹,要说‘洁语’啊!”

    在文集《自言自语》中,我和一方先生讨论“随波逐浪”话题,曾提到“特立独行的猪”和“随波逐浪的白鸦”。前一种人物特征表述,自然来自王小波先生的普及,而后一个确实受到一方先生的启发。论说一篇文章,自古至今,反正我自己在私下里,尚没有认同有“十全十美”者,无论在思想表现力还是文笔色 上,其中的“深浅、对错、得失、优劣”,确实“就是”而不是“应是”见仁见智。所以,之所以一再倡导“文艺评论、批评或说批判”,绝不是老百姓眼里的的“爱抬杠”,也不是以往“流行观念”认为的“旨在将谁谁或某某批倒批臭”,而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审美取向,营造一种舒心、安宁、温馨……或言“和谐”的生活和社会。所以说,猪虽为世间俗物,其依然可持有“特立独行”的品格,而白鸦,尽管世间少见,或就是“根本没有”也无所谓,但依然可以认同其“随波逐浪”而行。然而,从文学艺术角度上,恪守“不盲信盲从”和“不自欺欺人”的格调,而且无论这样一种格调,其与那句实际上颇为模糊不清的“实事求是”一词有何差别或出入,它们都依然应该是“其人其作”的根要。

    总之,从以往历史到现实生活,无论名人大家,还是圣贤大德,亦无论是城乡百姓,还是地痞流氓,但凡他、她或他们,敢于高谈阔论“文人相轻”“文人无德”“醇酒妇人”之类言语或笔墨之后,那么,亦不妨视“其人其作”,就是对现实人性和以往至于今生活的“实话实说”;亦不妨用其各自言论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去衡量“其人其行”;亦不妨鼓励和倡导,每一个人都能够坚守自我所理解和认知的“人格标准”,去我行我素一生吧。

    在此,一并感谢上面诸位网友的随言和评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0:3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2 10:45 编辑

    第十五章再谈“读书”

           曾经有一天在某论坛上,我和一位网友漫无边际地谈论“荧屏阅读”“影视形象”与通常看印刷文字(即读纸质书本)之间的差距和不同,我的原跟帖如下:
          “荧屏阅读,有些类似影视文化传播。这种方法和方式与由来已久的读纸质书本,对于人们一般性的思维、思考和记忆上,是否存在不同呢?或许在它们之间,对于提高人类认知能力方面,没有本质性差别,而仅是程度上的微妙出入吧;或许单单在这一层意思上,也应属于比较“边缘”的探讨性问题。但是,只要在这里面,确实存有一些差别情况,就有必要去认真琢磨和深入探究,尤其当一个人在了解和认识其社会、人生以及某些专业知识结构之际,通过此种不同途径学习方法或方式上的比较,会对社会起到普遍指导性的价值和意义。”(2004/9/6于某论坛《文学天地》)
          下面,我尝试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一下,“荧屏阅读”与“阅读书本”之间的差异性。但是在此,究竟能否分析的到位和准确,我是没有把握的,姑且听之吧。
          生活之间,有一个较为冷僻的成语,叫“贵耳贱目”。像这样一种说法,大概针对的是生活中有一种普遍存在的不好习惯,或讲“不良现象”,即:人们一般都热衷并相信道听途说的“消息”,而不敢确信自己亲眼见到的“事实”。
          对于成语“贵耳贱目”,我总觉得在对它的理解上,尚需要有两层意思上的解释后,才能比较到位吧。
          一层意思是说,对于我们自己眼睛所见到的周围“事实”,单单一个人,仅凭其自我亲眼所见,往往依然会持有“怀疑、否定或不确定性”的态度和心理。而这种质疑或怀疑的后果,就是“不能”或应是“不敢”,依据自我一份“直觉、印象和体验”,来坚定或坚信地依此为信念,再进一步去思想和行为。但是,一旦耳闻其它“传闻”的说法和认识,尤其在自觉感受上,还可以被自我所接受,并有了“任同”感之后,便会依此为信念,进而“行为”去了。
          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不敢自信”地应用经过个人眼睛和独立头脑中,通过“读书”获得的个性觉悟和自我认知,去自觉主动地运用于“质疑、反击或否定”一些经常只是听到或眼前的“既定事实和成型结论”,甚至面对一些现存的“事实或结论”,即便已经认识到其中有明显过失或具体错误之际,通常亦不敢“据理力争”,而流于“偏听偏信”。
          关于上面两种“贵耳贱目”的情况,其实强调的都是在“信任程度”上,一般情况下的人们,若单单是自己读书和思考得来的直觉认知,远远赶不上通常从主流传媒或周围听说来的类似“这个是真理和那个是错误”一样的外部信息,更容易被自我接纳并吸收下来。
          毋庸置疑,上面对“贵耳贱目”一词的解释,尚不足以说明我臆欲在这里强调“读书”的积极作用和客观优势。其实,我本意想要强调说明的,亦不过就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必须经过眼睛审视后,并经过周围信息反馈性的比较,再通过在“自我大脑”中思辨之后,亦如同造酒中发酵酝酿一般,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一定信息积累过程,进而再得出来的结论性信念,则是一个人化“愚昧”为“智慧”的根本途径。
         自从电视进了寻常百姓家之后,那些亘古至今、千秋各异而繁华似锦的各种形象、思想和理论,可以说都变得十分廉价,且近乎就是“填鸭”式灌输到“智、愚、贤、不肖”者的耳朵、眼睛和脑袋里。像这样一种大众化、普及化的传播方式,在社会进步意义上的“普及化”和“普遍化”作用价值和实际意义,虽说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与机械科技水平相得益彰的文化传播,其在人性品格及其意志培养、知识教育和道德成形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而且又会导致一些什么问题呢?
          按说凡存在“假、大、空”之本质者,其必定导致“短命”或“自戕”的命运,而且这也是一切“媚俗”或言“盲信盲从”之行为和思想者的注定结局。凡一切“媚俗”的现象,无论其是个性、集团化还是社会流行性的倾向或风潮,其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纪被人们当作问题揭示出来,并能赢得世界性共鸣,不得不说其与十九世纪末“声、光、电”突破性发展之后,所铸就的某种模式化生活风貌相关。以往,在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中,尤其于巨变前夜,每每会有“智人”站出来,重又弹唱起“返朴归真”的老调,甚至奢望着人人都回到“茹毛嗜血”的远古时代。而且在类似这样一种信念宣扬者的心目当中,确乎唯如此,才足以实现其理想“净土”之梦想般完美境界。然而,在这貌似简单的就是“生死轮回“或言“历史惊人相似”的时光列车上,人们除了愈来愈有能耐加大了“与之同归于尽”的系数外,却尚且无法让其“穿越”回到原始的起点上了。
          如同梦中总能回到孩童年代之自觉烂漫和感觉美好,而事实上,却根本无能为力一样。对于“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光阴岁月和文化历史,每一位学习者,无论从荧屏形象还是在读书思考中间,如果不是“首要的事情”,起码也应该理智地懂得:“在无法复制和抄袭过去生活的前提下,如何能使今天和未来的生活,真格地变得能够让你、我、他、她和他们,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能更加舒心而自在起来呢?能够主动去解决掉如此问题的困扰,才是我们人类‘求实、求是、求创新’的生活本质和主旨所在。”
          人们,或许有的想问:“如何去勾画和实现一种愈来愈美好的理想社会前景呢?”对于此,亦不妨直言,问题答案不仅不难找到,而且近乎完美得令人目眩,甚至于雷同“垂涎三尺”的实例,也不是一个或两个,而且明摆在这儿或那里。但是,在如此诸多显著示例和明确答案之中,若唯有“荧屏”样式灌输,而没有“读书”般的深沉思量及其酝酿过程,其能得出的任何可以付之实践的见地和结论,如若不是错误的话,也近似误入歧途了。同样,如若唯有沉溺“书本”比对而来的构图,如若不能够正视周围存在的“虚实和真伪”,而唯有引用或假借过去环境下,某些圣贤豪俊之名姓、想象和语句,却不敢或不能“出于兰而胜于兰”,并给予最为合乎今天与未来的设计和蓝图。那么,其一个人或大众化的生活,也只会是一种“茫然恍惚中的醉生梦死、没有理想光芒下的满腹牢骚、没有显而易见有效措施之下的怨声载道……”诸如此类模样的“存在”罢了。
          另外,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便仅有其形式,也不难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地。但是,这里面的问题不在于有“谁、谁或谁”如何去拥有了这样一种表达能力和叙述才干,而在于拥有了其能力和才干者,其所“书写”出来的究竟是些什么货色。中国历来不乏艺术上的才能者和大家们,但他们每每折服和皈依的儒家“入孝出悌”纲常伦理和“仁义王霸”社会理念,也不过就是封建时代一种“尊君孝主”模式化的心理变态罢了!由西方形成并吹起“人性解放、个性尊严、人人平等”的精神文明之热风,至今在全球的客观事实下,依然仅仅还是于书本上的肯定、呼吁和宣扬,远远抵挡不住对其任意歪曲、污蔑和诽谤的所谓“社会理想及其实践力量”。之所以这么讲,只要看一下流行并充斥于当下地球上的那些偶像崇拜、宗教疯狂、暴虐残杀等等诸多“悲、恨、怒、怨、哀”的根由之中,又有多少是“人性解放、个性尊严、人人平等”的理性色 和文明光辉!
          读书和行路,理论和实践,其两相结合,无所谓“主仆”的社会生活,从来都是形成个性和群体心理及其思维观念的正道沧桑。宣扬理论指导实践也好,倡导实践奠定理论也罢,“去伪存真”“务真求实”都是起码和首要的基准与前提。所以,即使单单是闲扯胡侃“读书”之际,也要时常保持着这样一份警醒,臆求尽可能避免一而再三地陷入“舍本求末”“盲信盲从”“自欺欺人”的误区之中。
    2004年9月草。2014年5月修。2016年夏重整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6-5-12 16:30:23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6-5-12 09:34
    “伊人轻舞”君对《话“口臭”》一文的直言评述,即便不使用“勇敢”一词称赞,确实也需要有一定的“勇气 ...

    “隔靴搔痒谈何宜,入木三分骂亦精。”伊人觉得这句用得讨巧,颇显精 。
    老师所言极是,语言美是一个人的“门面”。当然,这既要分人,也要看他的成长环境及教育。三字经里就这样告诉我们,子不教,父之过。可见古人,已经把孩子的教育问题研究得很细致了。因为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传承这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6-5-12 16:49:56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这章“再谈读书”,涉及面颇为广泛。从荧屏与纸质书籍的区别,到“贵耳贱目”的合理解释……皆是在主张,读书与行路,理想与实践,要两相结合,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09:1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3 09:50 编辑

    第十六章也谈“知难行易”

          大约十年之前,在生活和工作闲暇中,尚不懂得分门别类去学习,只是以自我臆想或一念之差,或者“随缘”地读着这样那样的书籍。在我工作单位图书室存书中,除了医学论著和专业杂志外,所谓“文、史、哲”类书刊,确实不多。然而,也就在这不多的存储中,却有幸见到了孙中山先生的文集。  
          孙中山先生被称为国父,是略有耳闻的。所谓“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语句,则是中学教材上,偶尔也要求应知道的。不过,如同对一切陌生事物一样,我自己虽然没有了孩童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偏执,但始终保持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倔强。
         说起孙中山先生文存的数量,应该是个不小的数目。今天,回忆当初我自己所读过的此类文献,在内容上,主要是一些通电、训敕和少数相关三民主义以及实业救国的论述。而就在时间不长,且数量上也不是很多的一段阅读经历中,能够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却是在孙中山先生行文之中,闪现或昭示着一种不可小觑的信念,即“知难行易”。  
          现实生活中,所谓“知易而行难”,这应是再通俗不过的生存道理。例如:平日里,老师及父母经常是这样要求的,而街坊邻居,甚至每个人自己,也都清楚这样一些信念:“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为何要坚守这样一些信念呢?因为,只要依此而行为,即使不都能够“心想事成、事随人愿”,也一定会“生途平安、身心康健”了吧。然而,在客观事实上,且不言历史真相如何,仅从周围某个人生活实际出发,却时常会有一些鲜活醒目的案例和刻骨铭心的痛楚,都一而再地提醒并告诉你:简单的生活道理,其实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更加之,大千世界,最常见的是“事与愿违”,而最稀罕的竟然就是“心想事成”。于是乎,人们经常会发出如此感慨:“看着/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由此,人们也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客观结论:“知易,而行难。”  
          毋庸置疑,最初我自己之所以对“知难行易”的沉思,确实只有一个来源,也就是对于孙中山先生的敬畏,以及由此而来的读书思学。因为,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让人们不难明了“圣人先哲也有肉身俗心”的客观实事,但就我个人而言,却经常有这样一种想法:那些之所以拥有“圣人”“先哲”“大德”之名声者,在其思想认识中,必定应有更多的“真知卓见”吧。  
          以往,在日记和随笔中,我曾经谨慎小心地探讨和分析着“知难行易”的得失利弊。时至于今,虽确信个人作为和社会实践中无不契合着这一哲理,而真正将其道理剖析得透透彻彻,并说得明明白白,却深感力不从心! 
          生活中曾经历过一件事情,让我愤懑、清醒而又糊涂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是在全国闹“非典”风波后不久,朋友接待一位台湾医生,特邀我作陪。席间,该台湾同胞像是十分认真地询问了我诊治“非典”的具体措施,还特别提及到在台湾流行的一些相关大陆如何处置“非典”病人的传闻。此刻,我之所以在这儿选用了“处置”一词,是因为从台湾同行口中所获悉的那些国内诊疗“非典”的手段,简直无异于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的“屠犹”暴行。我自己作为曾经为落实“防非”措施而奔忙行走的人,实事求是地说,在“非典”时期,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级医疗单位,为了减少社会损失和保护民生利益,其工作上是不遗余力且尽职尽责的,而医疗条件的不均衡和机制上相对落后与不合理,使防治类似“非典”这样传染疾病的措施,尚无法达到现代医学理想标准和先进水平。即便如此,海峡彼岸的社会舆论,竟然在当今信息流通如此高尖端科技手段下,甚至在医疗界专业人士的心目中,尚存有着如此一些确乎是天方夜谈、信口雌黄的偏见,这也足以够得上“滑天下之大稽”了。然而,在这样一种感到滑稽的情节外,人们可能禁不住要问:“除了针对‘非典’,是否对国内的其它情况,也存在如此荒谬绝伦的看法和议论呢?”或许,有人还会进一步问道:“这种荒谬的社会认识,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眼下,就在舆论焦点愈来愈凝集在海峡两岸矛盾之际,尽管冲突双方不再是宿怨难解的国共两党政见上相悖,但在文化源头和社会意识形态上,两岸民众须用理性头脑,针对种种仿佛已是毋庸置疑的症结问题,应给予积极的实事求是的思考,而且必须切忌随声附和、盲信妄从的惯性言行。因为,任何偏听偏信、狭隘固执的意气用事,所造成的后果必将是鹬蚌相争的结局,其所损害的只能是民族感情和民众利益。  
          大凡是知识分子一般不难理解何谓“因噎废食”的危害,也容易批判地分析“因人废言”的得失。近来,见到一本民国十九年再版的《现代教育评论集》,其中一篇王去病先生标题《党化教育与行易知难》的文章,在其文结束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戴季陶先生所作的《知难行易》载在《新生命月刊》第二期,于建设三民主义之基础一层,言之颇详。”
          上述王去病先生的文集,我虽尚未读完。但从已读的章节中,略晓得:民国初期,特别是孙中山先生逝世前后,仅从民生教育理论上,“知难行易”是其哲学性的纲领,但在学校教育中,究竟推崇“党化教育”还是强化“全民素质教育”上面,于见仁见智之中,总体趋向上是两相兼顾,而后者为本。  
          “知难行易”作为个人行为和社会实践的观念,其不为孙中山先生所首创,而是中国传统哲学发展中不断提炼出的思想精华。正如清末古文学者余嘉锡先生,在其《论学杂著》中,时常强调的圣人之言一样:“为学之初,必在正名,名不正,言不顺,行不远,立不成(久)。”那么,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任何个性的坚定,任何民族的强盛,必有其所依赖的颠扑不破的信念为后盾,且需要拥有崇尚真理、抛弃偏见的勇气,而一切“文明而进步的真理”是有着无坚不摧的力量,是任何逆历史潮流的阻力,亦无法抵挡。
          “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者的论述和针对性,原本不必固执一端,而抹杀对立面,对于不同层次问题或不同事务的矛盾,在选择解决办法和策略之际,其两种思路和办法,只有在灵活运用之中,才能无坚不摧。但是,若把视野和角度放置于“世界和宇宙”性高端问题层面,而这一层面,在文化意识中,既是所谓的“哲学领域话题”。其实,也正是在一层次或领域的思辨中,“知难行易”则是人类认知智慧上最闪亮的光辉。亦如同中国秦汉之前,华夏世界所已经进步并达到的思想认识高度一样,其对个性能力提升和社会文明进步,业已创造出来极其辉煌炫目的“秦汉文明”成果。那么,秦汉之前,在类似层面的思想认识上,又是如何表达的呢?翻开《吕氏春秋》,人们可以找到类似这样一句话:
    “由其道功名不可逃,尤见霹雳知雷霆将至……”
        上述《吕氏春秋》行文本质,一言以蔽之,就是“知难而行易”,而其道理,亦在其言中。
    2004年7月草。2015年5月修于济南。


    第十七章再谈“思难行易”

      大约十年前,在读中山先生文集时,孙先生执意“思难行易”的理念,令当时的我颇感费解。因为,生活中所谓的“行”,一般情况下无非是“衣食”所需,再者即“名利色权”的追逐。如此简单的事情,只要横下一条心来,放着胆子去做,其“思行”之难何有?而其中的症结,则更像仅仅相关胆量大小和机遇多少的问题。
          生活中还有一种惯常的认识,即“思易行难”。
          古人云:食色性也。饿了吃饭,冷了穿衣,名利所在,势之所趋。如此这般道理,仅凭本能和感觉,无需动员多少思维活动,既能判断和取舍明白的事情,何来“思”之难呢?
          有道是:饿了找不到果腹的,冷了无处避寒。而举目四望:“名利色权,趋之若骛,无须遮掩。见他人,荣华富贵,沾沾自喜。省自身,求名乏术,窃利无胆,屈势不甘,进退维谷,举步为艰。”如此境况,正所谓“思之易而行之难”也!但是,如若将这里“行”上要求和意义,定格或定位在某一种事业上,尤其置身于一些近于艺术品位的人生和那些涉及“真善美”的社会生活方面,那么,这种事业追求之中的品位愈高远或是愈卓越,也就愈发会感悟到:“创建和成就如此作为的‘难’,不仅在于‘行’方面,更在于起步和前行的自始至终,还必须要拥有自觉自信的思考和认知,即坚定的信念……”那么,拥有如此样子的信念,也就是其中的“思”,又有何难?究竟难在何处呢?仅以我之见,其“难”在对于未将事业的构思、设计和自我得失的盘算;“难”在对于理论体系和真理规律性的领会、体察与发现;“难”在对于“名不正、言不顺、行不远、立不久”的怀恐,甚至就“难”在意志成型、心理储备、思辨磨练、技能完备上的忍耐等方面。
      哲人常言:“社会对生活者是悲剧,对思考者则是喜剧。”单言此处的喜剧色 ,绝非是一般人们于思疑解惑或一时困顿解脱之后,惯常表现出来的像“轻狂、狡黠、滑稽”之流的喜形于色或浪言秽语,而应是于其心灵深处,当切实感受唯人类智慧所能“透视和洞悉”到人性或社会进步文化特征之后,所获得的一份十分奇特的舒心、畅快和坦荡。
          “思难行易”亦不假,“思易行难”也没错。
      俗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经语:在石板上播种,收获的只能是失望,而不会是饱腹的口粮。
    甲申(2004)年孟春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0:4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3 11:11 编辑

    第十八章谈“机缘”

          一个人面对纷繁世界,由于性情和欲望的动荡,最易生发这样那样的羡慕,并有不满足自身及其周围生活的种种情绪;进而,还会引起层次不同的憧憬和幻想;随之,又带来被社会容忍或遭受管制的自我冲动和社会行举。在这一过程中,既有静态的“比较、思考、盘算或设计”等无形投入,又有动态行为之间“决断、退缩、犹豫或进取”等外在模样。但是,就在能否实现自我想象,能否求得实践成效,也就是所谓“成功”或者“失败”之中,必然存在一种“机会和缘份”,或概曰“机缘”的问题。
          诸葛亮,在中国是一位家喻户晓人物。他的不朽,固然有胸怀大志、才华盖世、虚怀若谷、神机妙算等等个性魅力。但是,真正成就其不朽的,还在于他的“机缘”问题。何以见得呢?假如:东汉之末,没有刘备的破落和求贤若渴;没有徐、庞的仁义和知人善荐;没有关、张的宽容大度和耀武扬威。那么,抛开仅此“机缘”之外,任凭诸葛亮运筹帷幄,充其量也只能扬名故里,或可能写一本藏于名山大川的“秘籍”,而死后名扬罢了。如此一讲,却发现,并禁不住喟叹:原来在所谓“机缘”里面,尤为可贵的,亦不过就是一个“人缘”罢了。
          古人早就说过:凡要成就一番事业,一言以蔽之,“天时、地利、人和”也。
          天时和地利者,每一年代及其时节,都无法避免自然力量的滋生或消亡。虽说在这“赖乎天命”中间,也确是存有诸多“人为”的因素。然而,究其根本,绝不是一人一时一势,所能够操纵和把握者。不过,“人和”就不同了。仅就诸葛亮而言,在“刘、徐、庞、关、张”的人品个性里面,其中任何一位,凭借当时所处地位和权势,若于关键时刻,于其心里面,嘀咕着一二三个促狭的“小九九”,或在恰到好处时刻,不冷不热地添上一二三句促狭话。那么,诸葛亮先生也就真格“空鸣”而已,即便再三渴望鞠躬尽瘁,也不一定有那样的机会和际遇了。
          而今,如果还会有人,一味大鸣大放“个人命运维系在个别人手中”之措辞,并依此来强调“人和”之重要性。即便像这样一种措辞的理由及其分析,上面已经说的即明确且具体,却仍不免难以摆脱“过于狭隘、局限和偏颇”的直觉感受。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多力量大”。而像这样一些口号、观念或思想中的道理或道德,其所强调的一定不该再是旧时代“哥们义气、宗族利害、党锢纷争、国家意志”之流的受时空局限下的理念,而应是近代和未来全人类置身“民主、自由、博爱”的高歌猛进之中,确乎应该群起维护、坚守和共鸣的社会理想。所以,我们的伟大领袖曾断言:“只要有了人,什么世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毋庸置疑,探讨“机缘”,其关键应在“人缘”。特别当有“天时、地利”时,尤赖“人和”上的努力。而在这“人和”具备中,最关键之处应在于每一个人,包括“你、我、他加她”,都须有尽心尽力和责无旁贷的信心、理念与行动。
          《封神演义》里有一句话:“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看今日世界的思想文明和知识文化,尤其置身于日新月异的可使用条件与工具之下,正所谓“男女、智愚、善恶”之区别,也愈发模糊难辨了。恰恰因为如此,亦不妨改动一下《封神演义》里的词句,迎合一下时代风范,而直说为:
          “将相本无种,人人须自强。”
    2003年4月草拟。2014年4月修。
    2016年5月4日重整于济南。


    第十九章“为何写作”之我见

          “每个人都有烦恼。那么,烦恼应是最俗的无奈了。而我的无奈,则是对烦恼寻根问底,苦苦寻找它的来由和去处。”
          上面一段话,摘抄自我学生时期的闲暇日记。之所以开门见山,袒露这样一份情怀。因其可以用来解释,即便走出中学校门三十多年之后,我个人何以对文学创作,依旧耿耿于怀而痴心不改的根本缘由。
          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是臆欲用文字阐发思想的人,最常发生的事。而像这样一类人,在表情达意书写中,经常会有一种直逼心灵、激荡情怀的创痛;经常会有一种久旱盼甘露的急切,甚至就是一种像身处异乡渴望得到“故交新知”的臆求。而在文字书写过程中,惯常还会有一种长夜独行突见光明般的愉悦、惊喜和狂叫!特别是每当提笔凝思,历经搜肠刮肚与挖空心思,而依然仿佛左右找不到“北”时,突然一“字”跃入眼帘,随之文思如涌而下笔如有神似的微妙体验,更令人畅快淋漓、久久不能释怀。或许就因为如此,便有人一生一世孜孜以求之,并乐此不疲和锲而不舍着。
          然而,历经了上面书写过程后,若回头,再去咏唱、朗读或默念那些曾经令自己或别人激动不已的文字或高亢昂扬的思想之际,随即,反而经常是写作者自己,却会感到“以往的字句文章”,已经变得索然无味或平淡无奇,甚至就是粗糙浅薄了。也就在这一时刻,写作者难免生发自惭形秽、庸人自扰、妄自菲薄的颓废心态,紧随其后,围绕类似“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样式的心理折磨,足令其彷徨忧虑,甚至痛苦不堪,以至于弃绝或自戕。
          所谓文人、学者或知识分子,虽说不清究竟是自然本性还是后天教育使然,但这一群落的人们,无论身居何处,亦不分国别,仿佛都特别容易“悲天悯人和关心世事”,尤其乐于倾注情感于外在事物及其内心困扰,进而热衷“谈天论地、评价是非”。而像这样一类思维活动和举止言谈,如果仅仅是一种自明自了、窃思隐私似的个人问题。那么,这其间烦恼,通常亦不过就是一种“不为人知”的落魄和孤苦,或一种“不欲人知”的清高和淡漠,甚或一种“惧为人知”的怯懦和忧虑罢了。然而,当这一行为,演变成了“公开于世、人人皆知、众人审视”的透明性言行话题之际,有一种情况,便是面对四处八方而来的褒贬或毁誉,或受到不断激励,或备受冲创,都可以令书写者的她或他,更加思敏才俊而创作不断,以至于兀兀穷年;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则是令其人陷入窘迫、尴尬的境地,就是他或她不久后,便会自觉到所谓写作上的才能和思敏,并非总是那么真实可靠和取用不尽,经常会殚精竭虑的仿佛已无法再去创新和提高了。仅是这样两种假设,尤其后一种,都特别容易使人趋于固执和轻狂,甚至逼其走向极端和另类。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像此番古诗句模样的一种“摸索、探寻和求知”的行为境界,就在今天,如果还有谁,一再公开宣扬,并依此精神风貌,始终执着于“名、利、色、权”的追求和热盼。其实,如此言谈举止者,已经根本不需要任何羞怯和脸红了。但是,也就在今天,除外那些已经是名声在外的位高权重者,如果还有谁,也无论其是公开还是暗地里,若依此等模样的一种勤奋探求和渴望期盼,即便就是仅仅针对“政治、哲学、艺术”等某一单方面的理论或实践,胆敢一而再三地给予“纳罕、质疑和诘问”,究其言行格调,即使不被说成是“个性浅薄、品德粗陋或行为偏激”的话,也一定会有人存在“不自量力、虚无玄幻或觊觎狂妄”的怀恐与忐忑。
          “匏瓜徒悬”“井渫待食”就像这两个退化的已经被现代人颇感陌生又觉晦涩的汉字成语一样,其蕴含的华夏古代仁人贤达,曾经推崇和敬佩一种“儒雅性张扬”和“品洁性自负”,现如今,或许除了“初生牛犊”偶然还敢放言鸣叫之外,但凡老成持重者,早就羞于和怯于启齿了。
          上述中国社会之现实景观,如果说,恰恰正是华夏文明走向了“成熟、进步和伟大”了的人格特色和社会风貌。那么,有谁是否能够自觉站出来,请说明一下这一切形成的原委和因果呢?
    2001年冬腊月草。2014年季春修。
    2015年孟冬重整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34#
    发表于 2016-5-13 11:07:30 | 只看该作者
    穿着马甲,不在乎口臭,媒体广告,学问大,话机缘,知易行难。——克谐先生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1:18:35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6-5-13 11:07
    穿着马甲,不在乎口臭,媒体广告,学问大,话机缘,知易行难。——克谐先生不简单!

    一方先生过誉了!
    因又临周末,本意多发几篇,以方便读者评议。但不知为何有些段落,总是调整不到位,尤可见我之能力平平!
    谢谢一方先生所言,浏览其它随言,明白君之所说所议旨在。还是那话,评议文字,不求随声附和,但求各抒己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36#
    发表于 2016-5-13 11:40:25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6-5-13 11:18
    一方先生过誉了!
    因又临周末,本意多发几篇,以方便读者评议。但不知为何有些段落,总是调整不到位,尤 ...

    有时候,系统就是不给力,对于电脑,一方一直是菜鸟,飞不起来。一方做事有些固执,常冒傻气,做不来敷衍,苦的累的便是自己。当然,苦也乐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09:5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6 15:43 编辑

    第二十章闲聊“岁月与年景”

          光阴荏苒,日月增岁,分秒催老……不管这话如何去讲究或杜撰,想要表达的意思应该都不难明白,即慨叹“自出生到衰老至死亡”是任何人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就这样一类大实话,或说一个无需争辩事实,原本没有评说必要。但是,近来一连串事情,让神经敏感的我,一再纠结其中,而不能宽慰和自解。唯依此办法,如同世人偶或用打鸡血、喝红茶菌、灌绿豆汤一样。说是保健养生,不过聊以慰籍罢了。
         年景和岁月,若停留在字面上理解,不会有太多意蕴和内涵。反而在青春年少时节,读书思学,诚惶诚恐地背诵读着圣人先贤的达观教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于是乎,心仪着那岁那年上的自己,能够顺理成章地成家立业、身心宽舒、洒脱自然、颐养天年、寿终正寝。然而,随岁月流逝,迈过了三十、四十岁门槛后,翻阅以往日志,省醒现今自己。眼下,自我心智状态,竟然觅不得曾经的憧憬惬意,甚或不见了有过的豪迈义气,剩下的恰是“志气方遒”之间,自我最常鄙视憎恨的“苟且妥协、首鼠两端、模棱两可”的俗气。
          岁月与年景,何尝认真地区别与对待。即使有过吧,也不曾想到会一直如此的尴尬和无奈。在临近“知天命”时节,上有耄耋长辈,隔三差五的残疾病逝,唯悉数照应,而回天乏术;下有亟待扶持的儿孙,上学就业,呵护关心,唯顺其自然,臆求树大自直。至于事业上的自己,说是“无成”,却不能推脱岗位责任和生活索求,若说“有成”,日新月异的世界,何处观瞻个性的理想蓝图。
          公历2012年初,天寒地冻时节,女儿放假后第一件事情,却要求我陪她看流行灾难片《2012》。70元一张电影票,四五十人小剧场,高清晰的立体镜像,惊心动魄之画面,惶恐惊骇之面孔……真的让一向藐视世纪灾难的我,亦然惴惴不安起来。于是,一年来,有意无意间,留心查阅并探寻着天灾人祸的镜影或踪迹,从地磁到反物质,从量子到能量流,从畸形怪胎到妄自尊大者,从干旱洪涝到山崩地裂泥石流,从推背图、玛雅预言到诺查丹马斯神话……一直临近壬辰年之尾声,蓦然回首,又一载忙忙碌碌,于恍惚中,走过了三百六十个昼夜寒暑。想年初,如此这般,而此刻,亦这般如此。生活原本就是这样,岁月无情,年景往复,如同周围街坊邻居常言:“过咱老百姓自己的日子,苦也好,乐也罢,也就是一天的饭食。”
          话岁月,聊年景,岁岁年年。大千世界,姹紫嫣红,此消彼长,生死轮转……如此模样,原本就是自然之道,无须再人为去捏造、故作揪心、刻意强调……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012年12月下旬草。2014年12月整。


    第二十一章 缘起“甲午年”

          因总是记不全“天干地支”,甚至近年来,每每提笔忘字,仅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二十二个汉字,也经常会有三四个,无论如何竟然写不出来了。
          为了强化记忆,故意用传统纪年的方法书写年号。此样习惯,虽说已有些年头了,但进入2014年伊始,到了据说立春之后,才算是“甲午”年的第一天起,我就觉得那儿不对劲,心里格外不舒服起来。寻根溯源之余,暗自窃思,或许是学生时期受爱国主义教育基础过分扎实的因素吧?眼下,由“甲午年”,想到“甲午海战”;由“甲午海战”,想到“马关条约”;又由“马关条约”,想到曾经被列强蹂躏掠夺的华夏大地,并联想到这方热土之上,至今尚未残存愚昧、懦弱和专横,进而引发出杞人忧天般的激情和妄想。
          遥想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初入端倪,西方世界的声色物欲纷至沓来。那会儿,即便智商在平均水平线之下者,虽然尚且不敢多说话,但其心里都开始清楚“什么叫差距”的判断或定义了。然而,当今日中国的“声色物欲”开始混同于“世界一流”消费之际,究竟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了“中国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差距”呢?
          春节拜年中,远房的亲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半年多了。他问我还喜欢看书吧。我提及最近读过的《老残游记》,并将从其书上描述的济南旧貌和清末官场乱象,扯到现实高调反腐下的工作饭局和领导姿态。经过一番交流之后,他劝我别纠结这些现象,并直言在腐败问题上,千万别拿“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论调,执意去感慨或争辩。他还特别提醒我:所谓“领导者”,无论从基层起家的务实派,还是学有专长的知识精英,一旦成为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步入了“官X代”的窠臼……
          是啊!以往每每与生于四、五十年代的长者们相处或共事,也的确最经常会遇到确乎发自真诚而殷切地关怀和呵护,并从中获得类似上述一般,如此意味深长的劝解和警示。然而,聆听和沉思过后,我个人却依然郁结难释,唯有在唐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语境中,窃得一份自愧不如的达观胸怀。
          我个人作为生于六十年代的人,虽然远远没到耄耋之岁,却已有了迟暮老人的心仪和姿态,甚至时常怀恋学生时代的激情和狂妄。此时此刻,禁不住望天冥思:“遥想当年,八十年代国内校园各色各种杂志横飞时,那些痛斥儒释道束缚、愤恨安贫乐道虚伪、声明要做世界公民的同学们,不知安否?”
    2014年2月13日草拟于泉城。
    明日,甲午年元宵节、西历情人节。
    该文,因再读十年前《话衰老》而感慨,故附原文于后。


    附:《话“衰老”》
          刚从楼上下来,又犹豫着转过脸去,望着楼上,心里嘀咕着:“房间的灯是否关上了?”
          刚气喘吁吁地爬上楼来,鞋子才脱下来,又慌忙穿上,妻子在一旁不解地问:“你干吗去?”
          “忘了拔车钥匙”我回答着,刚要出门,伸手一摸,钥匙却已在口袋里。
          妻子在一边咯咯地笑了起来,说道:“同志,稳当点吧,你老了!”
          从一直爱在南墙边晒太阳的一位九旬老人身旁过路,想到昨夜她儿子因她而起的家庭争吵,我自言自语道:“那样的环境,她何以会如此长寿呢?”
          送外甥女参加艺术生的绘画考试,路上对她谈起已说过多次的我曾经考大学的坎坷经历,她不耐烦起来,嚷道:“你老了吗?絮絮叨叨的和奶奶似的……”
          都说过了生日后,才开始算实际年龄,但无须这样自欺欺人了。自从过了春节,我心里就已明白:“人过四十,午过晌,黄土埋到半腰上。”这样的话,已经不再是对他人的讥嘲了。
          做医生后,很烦厌那种无病呻吟,而一旦真有病了,便一味沉闷或哭号,却就是不敢实话实说的样子。因此,查房之余,我总喜欢同患者闲聊些疾病以外的心里话,甚至希望他们能有像“生死在命”一样,如此一种面对疾病时,可以轻松下来的唯心主义。
          孔老夫子曾站在河边叹息:“逝者如斯夫!”其实,这样一种表白,也最能显现出其个性的坦荡和自然。虽说我们今天依旧会有“时光如梭、人生易老”的腔调,但是,类似的自觉、喟叹和腔调,却不都是东施效颦。在这里面,不仅可体会出人心不古的事实,而且更能坚信在人与人之间,原本就有可以推心置腹、坦诚沟通与虚心交流的生理及心理基础。
          心理年龄是个什么东西呢?除却人体机能内在的物质变化,其更多的则是文化现象构成的心理压力。其实,即使就是能够认识这份心理压力及其源头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他、她或他们是否就能够摆脱掉这种压力纠缠呢?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出路只能是时常存有这样一份清醒,并努力去营造一种自我的环境氛围或小天地,在那里面可以坦露性情尚存的天真和幼稚,在那里里自然倾诉甚至是合情而不合理的自作聪明、愚昧纳罕及其愤懑或怨恨。
          曾经听一位大学时同学讲过,在他家乡有一位癌症患者,当知道罹患不治之症之后,每日清晨便独自躲到村旁的僻静处,假装孩童一样,胡言乱语、手舞足蹈,放荡形骸,虽未再经药物治疗,但其生命得以延续,寿终正寝。同样的例证,亦可参考传言在司法界中做过的恐惧可致人死亡的试验。
          上述例证,旨在说明,尽管精神、文化或说心理上的作用,虽不能完全替代纯物质性质的价值,但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有时会超越了纯粹物质的禁锢和局限。
          “衰老”通常表现为遗忘,或一味沉溺于对过去的回忆,再者就是絮絮叨叨地强调和传达自以为是的经典话语和经验活法。其实,衰老是死亡的征兆,是行将就木的表象。对抗衰老,不仅仅是医学研究的课题,也是个人和社会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尽管这种努力的结果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但这种努力,却能让生活丰富多 起来;这种努力是一种“锦上添花”不假,但它的作用和意义,决非仅限于锦上添花。
          所谓“抗衰老”,一个人除了身体外在形式上的整容和内在基因水平的整合外,还有保持心理年龄的青春活力,才是最为简洁而有效的办法。而能够起到这种“心理活力”效果的方法和措施,最通俗不过的就是:能有自己热衷的事业或业余爱好或专注于某些人情世故等等。尽管类似这样的一些人或事,似乎举目皆是,并不稀罕啊!然而,若真的能够将自我一份“关注”保持长久不衰,且还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力,事实上绝非想象的一样简单与平常。
          乌龟的长命百岁,得道于有效的盔甲保护和懒散的新陈代谢系统。当一个人不能够完全屈从“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样式宿命时,所谓“中国式”的圣贤达人们,所能做到的“自我保全”策略,若“死亡即为解脱”算不上一种的话,所能剩下来的模样,只不过就是权衡着“成败得失利害”之后的苟且偷生或游刃有余而已。
          毋庸讳言,当人们无法扭转奔向死亡的宿命时,有些人却像扑火飞蛾一样,依然兢兢业业地投身到其注定要失败的斗争之中。而且在这些人的身上,更经常地会看到闪烁有“卢梭人格”的镜影:“当看到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痛苦和磨难时,他义无反顾地转向讴歌原始人类的生活,但自己并没有因此逃出文明的藩篱,裸奔在旷野和森林风中。”
          在今天,人们越来越会经常地遇到这样一些谈论:“某些人或事物,即使穿上时髦的国际外套,也掩盖不住其落后的恶习……”是啊,在这样一种现实状况之下,人们带着这种困惑和疑虑,还将会发现,真正能使“一切丑陋和恶习”趋向现代文明的办法和措施,一定不会是靠住洋房、吃西餐、开轿车的模仿和培训,而应是“青春而有活力”的环境营造和思想陶冶,甚至首先就在于人群之中不断涌现出来更多一些拥有“不拘一格并敢于幻想未来的活跃头脑”。
    2004/2/7草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5:4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6 16:00 编辑

    第二十二章读报偶感

          “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人儿已安耐不住一份性情内在的萌动,跃跃欲试着想去干些什么。
          “干些什么呢?”
          由于没有什么明确的主意和信念,故而来到图书室,把那刚刚送到的一摞报纸翻来覆去,前后左右地看了许久。  
          从“人民”“文汇”“光明”到“大众”“齐鲁”“济南”,更从国内外时事新闻报道,直到大众健康和体坛、娱乐大观。眼下报纸,最直观的特征,就是清一色的特多页面且都特饱满。但是,若仔细地对照这里那里的版面内容,除了雷同的即时新闻外,也就是主旨雷同的歌功颂德、树碑立传以及不疼不痒、避重就轻的评说或讥讽;再者,便剩下了影视艺人的花边新闻,或时尚广告招贴了。仿佛现如今没有四处的无奈哀叹,亦没有任何沉渣泛起和丑恶横行,倒是无处不在的如沐春风、君临上界及其歌舞升平!
          不经意间看到一篇小文章,其中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大意是说:“过去有过阔绰的在追忆往事,目前阔绰的安于现状,没有阔绰的谋求革新。”古往今来,社会是否就是如此简单呢?对此,以我之见,不仅仅有待于进一步探究,而且更应该去提高一下境界和认识了。不过,若细想起来,鲁迅先生的话,即便放置在眼下,尚且依然符合着目前社会大众一般心理和行为动因哩。
          常言道“三十而立”。现如今真正“立”在这个年龄时段上,我个人却没有了以往论说达到此时段年龄,应该有的踏实和自信,反而依旧是一种茫茫然无所适从的模样。或许人们都不难有过“十五知学”的觉悟和体察,但在一般情况下,确实很少见到有谁,在那里或这儿,自豪地鼓吹着“三十而立”的自由自在、踏踏实实与辉煌业绩。  
          “功成名就”人所共欲也。社会之中虽有诸多层次的“功”和“名”,但正因为其层次太多,人性总不满足已获得的成绩,而是企盼和努力着拾阶而上和步步攀升,并且倾慕和追逐着更大更响亮一些的“功名”或“成就”。
          其实,人们无须掩盖逐名追利、争强斗狠或好大喜功的虚荣私欲和恣意妄行。所谓人类文明的几千年来,历史和现实又有那些东西不是借助这种情欲和狂妄所造就的呢?问题的关键,只是仅有少数的人能够权衡这种欲望,审慎而又果敢地实施这样一种胆大妄为。而机遇之神和上帝之手,又仿佛无处不在地成全和捉弄着这些人儿,在某个时代的某一时刻,更仿佛如约而至似地呈现出超乎寻常的成就与硕果,展现出来一种异乎常理的伟大与显赫。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百年。”也就在这些人才或说天才,即所谓的“时代骄子”,其出现和泯灭的前前后后之间,总会有无数平庸世俗的掮客,在敷衍趋势、攀龙附凤、狐假虎威之中,生生灭灭着。
          既然上帝都能宽容和忍受每个时代如此这般地周而往复,我们又为何不能正视这样一些存在和现实,进而玩味其中的得失利害,并因势利导地为我用呢?  
          正视和直面现实的光明或黑暗吧!历史需要人们去改造和创业的根基,亦在这里中间。
    1994年3月草。2014年9月整。


    第二十三章是否都要“厚积薄发”

          大约步入九十年代中后期,一些艺术事业者,如:影视歌舞界名星以及文坛、音乐和绘画业界的先锋人物或闯将们,一经辉煌后,便开始袒露自我成长和发达历程。也就是这么一种背景下,“厚积薄发”一词,即刻成为凡功成名就者及其评论家们,最常挂齿的话语和述评了。  
          漂泊流离、命运多舛、披案苦读、望星思探……诸如此类的原始积累,都喧染成了自我成才和立世成名的必然和之所以然。
          是的,“没有十年寒窗苦、那有一朝梅花香”。然而,也正像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这一类节目揭示的:“每个成功者,除了内在积累外,其实还必须有许多外在的机缘和偶遇。”  
          也就在“文革”之后,文化界新生事物,如久旱逢雨的热带湿地一样,仿佛一夜之间姹紫嫣红、良莠繁茂起来。多少奇才良能、佳作巧技,都急切地争艳斗芳,真格的是老少皆宜,而巾帼不让须眉了!在那一时节,未曾有谁执意追问或固执于她、他或他们是否就是“厚积薄发”,抑或就是还有其他的各种缘由或自身因果。其实在当时,确实也有不少人物,也就是年少勇创、胆大妄为的尝试之作,抑或为天人扶助的横空出世罢了。然而,在那新人、新作、新形象层出不穷和相对宽松环境及其适宜温度中间,于“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效应下,确实又不断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时代新人物、新作品和新形象。  
          再看今朝,在各式各样貌似活跃思想之中,却又约定成俗、循规蹈矩。行业清规和“圈子”戒律,束缚了人们头脑和手脚,那种渲染“刻苦忍耐”“厚积薄发”的言论和趣闻,如果不加分析的一味喧嚣,无异于麻木和束缚人们的教条清规,令时代窒息、沉浸在腐朽、没落之间,或者趋向恰是“蓄积愈久而爆发愈烈”样子的一种种,对人、对己和对社会,都极具破坏力的预言期盼之中。  
          关于“厚积薄发”之内涵,在自我骨子里还是欣赏和恪守的,于读书思学心得上,也始终坚守这样一种树人立世的道德规律。但是在眼下,之所以臆欲反驳之,除了源于一种庸常逆反的心态外,在文学探索和社会实践中,自觉感到,若任由而今“厚积薄发”的空泛学说和落没精神泛滥,而不同时倡导“凭直觉感受来坦露心扉”的文化语境。那么,其必定极易导致人们迷失在沙漠似的“空旷、虚幻和无助”的既定观念境地,而不利于发挥人类骨子里面原本传承而来的生存本能和直觉美好。
          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地球村”格局形成,都注定了整个世界必将进入一个人文思想、社会秩序和道德理念,趋于重树“理想、偶像和模范”的新时代。中国社会,在自称是“最革命、最先进”社会理想色 和道德规范外衣下,却掩盖不住“钱权至上”“独断专横”“虚伪作态”的封建残余尾巴。针对这样一些问题和现象上的揭示与痛击,本应就是艺术作品和艺术创造者们当仁不让的使命和天职。进一步甚至可说,其也应就是“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的黔首、平民和百姓们,早就应该针对其中的“落后、腐朽和残暴”之言行举止,群起而抵制并唾弃之了。所以,从这层意思上去讲,还是尽快摒弃一切一味等待“厚积薄发”过程中的酝酿、嘀咕、咬文嚼字、左顾右盼、犹豫徘徊吧。 
          《国际歌》唱词不错:“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2003年草,2014年6月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9#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09:0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7 09:33 编辑

    第二十四章“影幕”透视

          前段时间,在家连续看电影录像,其中像日本黑泽明模拟莎士比亚《李尔王》创作的《乱》、美国仿效法国美里梅名作而拍摄的歌舞片《卡门》以及经典名片《乱世佳人》。  
          近几日来,一直在沉思,优秀艺术作品,随时代变迁,它所触及和揭示的人性困顿、生活误区和社会矛盾,所引起的心灵震撼和个性思考,为何经久不衰?而且,类似这样反复咏叹的作品,其对于民主文化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意义究竟何在呢?  
          仅从上述作品的感受,便可以认识到,对于过去的艺术精品,无论产自哪一地域国度,就其冲创人性及社会中似乎亘古不变的“道德性折磨”主题或话题,应不惮于一再重提和大胆模仿。  
          在两性世界中,感情的易变,真情的喷发,良心和责任的折磨,以及由此而来的痛苦与快乐……仅此,甚至就是某一个人“活着”的生命意义全部所在了。所谓个性魅力和艺术价值,也就体现在某些人面对这些问题时,于审视度势、驾御自我或决断选择之间,所能够给予他们或世人及社会的种种启发和警示之中。 
          “死”是人生中的必然结局,也是一切艺术作品中乐意玩味的庸常话题。无论从文学艺术作品中还是在社会现实间,往往就在一些貌似特别简单且容易抉择的“生”或“死”之间,却由于其成败得失、利害多少和善恶因果方面的诸多差别,从而使其“故事”,有的曲折复杂、跌宕起伏,却索然无味;有的冒冒失失、平平淡淡,却又引人入胜;有的滑稽可笑、离经叛道,却能回味无穷;有的忍俊不禁、张扬喧嚣,却因粗俗不堪。  
          当几小时后电影落幕时,其中荧屏内人物的命运抉择及其个性归宿,或达到荣耀巅峰,或沉入囹圄深渊,或遗留以及陷入一个无所适从、模棱两可的悬念和想象之境地……总之,观众们常常因厚此而薄彼,并又因为各持一端,而争论不休。其实,也正如现实生活中一切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情形一样:过去已经完结,其中是是非非,只能代表曾经;同样,无论现今是光 夺目还是千疮百孔,都不会在此止步不前,因此,未来究竟走向何方会是怎个模样?这一困惑、质疑和答案,既是民生大众的热切希望所在,更是引路人和决策者的首要使命。所以,我们不妨开诚布公地揭开历史面纱,既可以给予专业高度的批评论述,亦可以容许庸俗化的评头论足。因为,若不学会从过去中不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依此来增长今日的见识能力和实践才干,又如何能够去探讨、瞻望和创建未来呢?
    2003年4月19日夜草。


    第二十五章闲谈“书画爱好与艺术特长”

          一日病区内值夜班,与正在疗养的兰州画家王鲁生老师闲聊,从其闪烁言辞中,约略了解其于大学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不愉快。
          数年来,从读书思学和周围生活中的心得感受,再结合与具体人事的衡量比较后,即可帮助自我去判断一些观点和看法上的对错得失问题。
          通常情况下,平民正直人士,虽多有救世显志的感慨,但少有天命际遇的运机,故多跻身技能艺术之中,求得某种专长,慕求独善其身,游刃于世。然而,世道多艰,所谓“不顺心事常八九”,更尤其恃才傲物、个性倔强者,在国内最常遇到迫害、摧残、诬陷、禁锢和高压愚民之故事。而这期间,愈是技能精道,愈是执着“新道德”“公开、公平、公正”者,也愈多遭遇危难而命运多舛。在中国千余年来的历史画卷中,甚至就在今夜话语间,尤多如此悲愤和感伤。
          在学校时的读书笔记中,惯常用“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即自警自励,也曾苦口婆心劝慰他人。而这期间,真正理喻并积极回应者,寥寥无几。究其根本,人性自我,趋利避害,契合本能。
          亘古至今,依自我技艺特长,做到“养性、修行、保身者”容易,而“达志、全性、德行者”困难。人生立世,昭昭然者“生”与“死”也,其中蠢蠢欲动而不能自由自在去纵横驾驭者,应在于“恣意妄为”“舒怀达志”“寿道得体”,更加之庸常生活之中,难以摆脱“悲、苦、忧、痛、哀、怨”等心情思绪之纠缠。所以,人们禁不住要问:“在阴阳交替、跌宕起伏的世道中,一个人究竟应该如何去实践人生呢?”其实,瞻望古今中外之世相,在种种所谓“有道可循、有法可依、有案可查”的理论学说里面,堪称人间大道真理者,就在“无为而无不为”之中。
          完美的“无为而无不为”者,其修炼“德才学识”,而不求显赫;其旨在“独善其利、清心寡欲”,而能终其天年;依此,彰显“不志”为其“志”,并以“无为”为“己为”的道德理念。但是,纵观以往的人类社会和个性人生,有几人能执着此念,心甘情愿于沉默一世?又有多少人因一念之差,不得不饮恨于身败名裂?除此之外,凡世间最多热衷技能才智者,唯怀抱洞明达观之学,权衡自我能力,在貌似我行我素和所谓“直面人生”之间,漂泊凋零,惨淡经营。
          那日,妻子拿回单位一位同事的书画作品,她在赞赏该作品秀美之余,也传言周围议论其作者业务浮夸,常在领导面前极尽迎合之能事,故屡遭周边人们嘲弄及轻蔑。随后,妻子又劝我与其在家里临摹书法,不如拜师入行或参加学习班,把爱好变成特长。然而,她并不了解我,即便闲暇之余的涂鸦爱好,以及自初高中开始找寻并阅读国内外绘画作品评述和艺术史专著的举止,并非臆想成为书画能手或艺术专家,而仅仅是因为在读习东西方文艺作品中,经常会遇到涉及此门类的知识内容,而不得不有所了解,才能自我释怀而已。在这期间,尤其涉及到国内外诸多文艺名家名作的议论和评价,无论其字词文句有多么溢 华丽,对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特别相关其眼光及其鉴赏水平如何?对于类似问题的质疑和解答,单凭一面之词,是不足为凭,也不具备说服力的。所以,只有比较学习一些专业研究著述,并通过提高自我对文学姊妹艺术的理解能力,才能从中找到艺术共性的创作规律。
    2014年10月10日整自1992/2/20日记。


    第二十六章闲谈“作家、现实和艺术”

          近来读报,尤多见作家名流,在谈论着日下市场经济与专业作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儿所谓“关系问题”,笼统地看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
          1、作品与报酬。
          2、作家为社会的创作行为和社会给予的报酬是否等值。
          3、职业作家应以何种方法、方式存在下去。
          4、作家和艺术的关系。  
          综合我个人阅读到的一些议论话题和关注焦点。仅凭一份直觉感受,以为其中着眼点,并非在于艺术社会性及其价值和特征性方面的探究,而是牵挂着作家们“存在、发展和地位”上的问题。  
          依据社会历史和人性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不难发现所谓的艺术品及其创造这些作品的人物,本来不过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于自然界主观需要和客观要求上的产物。在今日中国,艺术作为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一种需要、作为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或者讲,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的规律性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形式,究其历史作用及其对社会进步意义上的真正价值,起码直到今天,尚且没有得到充分地研究和探讨!甚至说,在华夏中国这块土壤上,艺术在劳苦大众心灵深处,尚没有占据相称的位置。置身于这种现实之下,妄谈作家社会地位及其价值,实在是一种不自量力、盲目和狂缪。  
          在中国,真正要献身艺术的大师或“天才”们,尚需有一段艰难困苦的征途要走。如同政治意义上“长征”播下的是“革命火种”一样,在艺术家们的长征中,其所播撒的应是让艺术精神之光,普照社会和人性的阴暗角落和不毛之地,使一些惯常被理性之光遗忘、忽略和冷落的地方,亦能长出如同作家般坦荡、柔美、充实的花草树木;让世人的愚昧、落后和卑陋,均得到颖悟和升华,使人们从艺术作品中感受生命意义、存在价值和个性力量的光芒,并从中产生出来对艺术事业的憧憬和对献身艺术者的热爱。到那时候,只有伪艺术者,才会抱怨被民众和社会所抛弃,而真正艺术家,才能够被世人高高举起,颐养天年,千古流芳。  
          当社会逐级逐层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艺术形式及其内容,毋庸置疑地也在不断地变化、完善和进步着。除此以外,艺术形式作为人们交际和表达自我的工具,也会在社会中起到其它方面的作用和贡献。就是在今天,人们也应该明了语言文字组成的东西和雕刻颜料装饰的物品,不管它们都有多么的美丽和华贵,这并非就是艺术之所以崇高的所在。我们所奢谈的艺术,其在概念、范畴和逻辑推理上,应该是与政治、科学和经济相提并论的。论说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应是谁是谁的附庸,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亦不能再是统治与被统治了。只有它们之间互助合作、相辅相成、珠联璧合地和谐发展起来,才能促进人类自身、国家社会和地球世界,凸显出来一个美好而理想的新天地。
    2003-06-19 21:49:59《另一种存在》[西祠胡同]仲春夜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09:2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18 10:05 编辑

    第二十七章置疑“自费”发表文章

          平素有一种认识,一直顽固地占据在我世界观中一块十分狭隘的阵地。那么,其究竟是一种什么认识?又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呢?
          简洁地说,就是写出文章后,急切地要找地方去发表的冲动。若复杂点讲,却像是带点酸气,并有些狂妄的劲头,也就是类似立志“扬名后世、著书立说”的那点事。但是,即便有这样两种描画,还是不能够完全准确,而且也没有我把意欲表达的东西,全部表达清楚。若进一步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每一个“发表”文字的动机及原因中,其实绝不都是一样的那么“单纯”,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主观或客观方面的要求或冲动。例如:改革开放后,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上的某些规定和标准,就迫使一些人不得不去发表文章;另外,就是个别人,也弄不清楚是“天生”使然,还是“后天”素养,反正在其浑身上下,总有一种非要把自己作品变为铅字后,才能舒心畅怀的脾气和德性等等。因此,像这样一些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里的俗事,又为什么要写出来,以求沟通和探讨呢?
          大约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时常独自或与朋友一起公开以及暗地里即兴写诗,即像赌气,其实就是较劲,借以比拼才学;其次,也算是一份“抒情言志”的业余情调吧。当时,终于有那么一天,我再也按耐不住“聪明难、糊涂也难”的寂寞,便把几首自鸣得意的诗文誊写利落,思虑再三后,找到一家标榜“先锋”的诗刊,便用挂号信,邮寄了过去。如果说从此杳无音讯,也可能不会铸就我的某种德行,但大约一个月后,收到了厚厚一封回信。打开一看,除了一份印刷质量不敢恭维的四版报纸外,还夹有一封不容易确定其性质,且在语句口气上,也确乎是模棱两可的信函。今天,约略记得那上面写着:“来稿已阅,目前正筹备出版一本诗集,若邮寄一百元(记忆中可能是这个数目)即可入选发表……”我当时没有再去看第二遍,一下子就把那报纸、信件撕了个粉碎,溜出门外,把它扔进了学生宿舍的公共厕所里。
          自毕业后,大概在工作岗位的第四、五或第六个年头上,大学同学们偶或见面时,有的也在信函中,总要交流一些这样子的信息:“某某晋升了或没有进职称,谁谁已经评聘了‘中级’了,而工资亦是多少等等。”经过一番比较和了解后,我自己这才清楚,原来晋升职称不仅仅依靠“一定学历、论资排辈和社会背景”,在这其中,所谓“能够反映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上的东西”,即“硬指标”,也可说是“基本要求”之中,竟然还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并需在一定级别刊物上发表的学术文章。
         明确了上述“规定和要求”情况后,我才开始有意识地去收集专业资料,努力从庸常工作中挖掘出能够赶超“市、省、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成果。然而,当把经过搜肠刮肚,并尽我所能的经验成果,按照要求送往“级别、品种、刊号”错综复杂的杂志社之后,经过一个月到半年不等的焦虑期盼,在终于接到同意发表论文的书面通知之际,也会收到必须先缴纳数额不等、说词不一、逐年见长的“审稿费”“版面费”“评审专家劳务费”或“出版费”等名目的汇款要求。
          1995年春天,在风景如画的南方某省会城市,我十分荣幸地参加了一次由国内一流优秀期刊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在开幕式中间,除了一位中途急急忙忙赶到的据称是“国内外”著名教授外,大会名单上凡列举出来的近十位参会专家或学者,在主席台上正襟危坐的不超过四位,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会交流作者和专业人士,却已达到三百名之多了。但是,即便如此规模和性质且为期五天的会议,到了第二天上午,仍在会堂中旁听或对话的参会人员,乐观地讲已锐减至三分之一了。不过,正是凭借这样一篇“大会交流”性质的文章,加之本科学历和满五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我却通过了“中级”职称评聘。
          在读习传统文化书籍时,略晓得中国古代宦官富豪、名流雅士们,大概应该都是读过曹丕《典论论文》了吧。自古至今,在类似这样一种可谓“文化人”的圈子里面,仿佛多有执著一份“著书立说”的渴求、梦想和希冀,彰显着单凭印刷成册的文章既可以“声名自传于后”的自由情调和豪迈志气。也正是如此,在华夏中国之历史和现实中,每每不乏出现倾其家资“自费”出版一些或自我或他/她人文书墨宝的惯例和典范。
          毋庸置疑,在华夏传统文化中,由来已久的“积页成册”“著书立说”的偏爱和喜好,应是我们最当骄傲的民俗文化和民族文明。那么,在现实中,这里面究竟有些什么东西,却早已变了味道?甚者于已经违情悖理的以至于害世误人了呢?如果说某某人,因为有了钱,于是想出书,即刻也就出了书,而且还是让读者,或讲通过市场,来评判以及进一步取舍其出版作品的水平优劣和社会价值。若现实情况真是如此简洁明了的话,这样一种“单纯”应是一种理想化的自由出版模式。像这样一种出书出版模式,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本应大力提倡和极力褒扬才对。然而,单就眼下而言,存在其中的主要矛盾问题,或直言“可笑亦可悲”之处,应在于: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相关大众文艺作品,一旦涉及出版时,那种一方面在貌似“客观、自由、公正”的姿态下,并高唱着“有先进理论、有科学依据、有民族气节、有革命精神”的报纸和刊物上,却还有另外一方面的一副嘴脸,这就是于公开或暗地之中,或直言明说,或拐弯抹角,或根本不置一词……反正作者也不难理解和明白,无论明说还是暗示,亦不过就是因为“上面有规定……必须如此这般”罢了。
          中国有句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老话“防人之口,如堵川……”。也就是说,在中国,起码在文人学者的文化思想之中,一直就在刻意倡导并着重强调着“言论自由”对于创建“政通人和”社会生活的积极性和必要性,而像这样一种理念,确乎已经有了极其悠久而卓越的历史。但是,即便在如此明确无误而且通俗易懂的文化理念之下,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类似在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始终存在“脱节”甚至完全“背离”的自相矛盾之事实,确乎又是每朝每代都发生并明摆在眼前,依然可以任其视而不见、夸夸其谈和自欺欺人。
          追溯寰宇历史,在“声、电、光”尚不发达的时代里,造纸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于中华帝国“长治久安”的封建统治,确实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巩固作用。而步入当下科技进步足可谓日新月异之际,华夏世界,却在一个传播“进步文化、先进知识、科学精神”的前沿阵地上,明摆着一些诸如上述样子的荒唐、滑稽和贻害苍生的难题,而且一直被当政者和社会精英们熟视无睹,并被广大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们默默承受着。而像这样一类问题,其危害社会的严重性,大概不是一句“学术腐败”或“权钱交易”,即刻便能概括得了和解决得了的吧。
         本文标题《置疑“自费”发表文章》,是在动笔之前,就拟定好了。原本只是想针对“投稿”中的以往经历,发一发自我感慨而已。但是,书写起来后,却完全改变了事前想好的路数,竟然变成了上面样子。即便这样,我也不想再更改题目了,如果有读者已经看到了这里,我只想进一步解释一下:文不对题,应是写作上特别忌讳的事情,尤其在短文、杂文或散文上,更是如此!因为,有的文章,即便内容写的再好,仅由于与标题不对应,即刻黯然失色。不过眼下,对于我本文在上面描画的一些现象,尤其充斥在科技专业领域内,不仅是显而易见,而且已经变成了“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相互包庇、狼狈为奸……”等等诸多事实真相,我个人的确不知应该如何去认知和解释才好。
          毋庸讳言,针对上面在“论文出书”之中某些得失因果性的问题,我自己就置身其中,也一直就是持有首鼠两端、模棱两可的态度。所以,权把此文当作为一种“自说自话”的闲聊呓语吧,由此也就无须再顾及什么“文不对题”上的避讳和心虚了。
    2004年3月27日草于济南。
    2014年5月整修。


    第二十八章对“文学期刊市场化”的感慨

          “文学期刊将被全面推向市场”。此言论,见于《槟榔园文学书院》上“转贴小丸子”君的话语。
          “文学期刊将被全面推向市场”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不假,但要形成一个健康的且能对社会中大多数人生活“有益”的文化市场。大概在这里面,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体制和建立起这种体制的指导思想,更重要的应该是必须拥有许多能够理解、建设、推动文化进步的活生生的有共同文学理念的人们。  
          文艺刊物与其说是不断地发现优秀文艺作品,毋宁说是培育造就优秀读者和作家群体,或说在引导、探求、找准时代文明高度和文化思想内涵,并努力营造各种流派和学说,甚至迫使诸多“帮派”之间,出现一种相互“咬合”发展的繁荣局面。只要在这样一种局面下,才有利于近似市场经济“竞争”一样压力下,给予社会一种“人文”的精神依托和力量感受。  
          眼下国内无论有何样名流健在,仅从每日荧屏影视片之活生生形象中,其灌输给社会和民众的究竟是些啥玩艺儿呢?仅就这样一种事实面前,足以让某些人物们还是尽快闭嘴和汗颜去吧。在此,尤其想特意强调一下的是:每部影视片子的产出,除金钱大量投入外,还包含着许多行政审核、人物批示和“艺术家”奉献。然而,现如今无需专职评论家开口,仅从老百姓自身感受而来的评说,那些所谓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剧目,如《乾隆微服私访记》《神医喜来乐》《环珠格格》等等,即便类似这样一些尚堪称入流的荧屏制作品,其里面与其说是“借古讽今”,倒不如说是“疯古悦今”罢了。  
          原本扯谈刊物市场化,之所以牵扯上了影视屏幕,缘由之在于而今的影视取材,不仅仅来自文艺刊物与书籍,而且其也代表了时代和地区性的文学艺术水准。
          宣扬黄土地和农民的纯朴,尤为某种阶层所崇尚。这已经由来长久,近似成潮流了。而像警匪片以及反腐倡廉和歌功颂德,也始终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这也毋庸置疑。再如“遗世神功和杀人如麻”,若是为了惩恶扬善,即使就是“假、大、空”一些,到也挺能让人扬眉吐气。但是,这一切是否就是真正的进步文明?这一切又是否就是先进文化的全部表现了呢?事实上,其品种的单调和画面上的矜持和僵硬,更多地反映、衬托和说明了,在我们当今文化艺术上,依旧存有某种“门槛”性制约和“理性”化误区。尽管,我自己并非已有了什么较高艺术素养和境界高度,但我仍坚持认为,在对艺术和文化思想认识上,确实存在着“境界”层次。如果社会主流文化,不能不断超出并进步到与自己比较而来的较前高一层境地的话,且先不说,这新高度层次是否必须去与世界最进步文化看齐和超越的问题。那么,任何一种近乎停滞模样的文化主流下,不管唱何样高调,用何样大旗包装,其人文精神和社会生活,必将依旧是“落后、腐朽”甚至也就是“反动”的。  
          物质生活对于人文思想的藩篱作用,即不应被忽视,但也不能俯首听命。文化上飞跃,必须有一定物质积累的基础,但这种物质基础,不仅仅就是经济上由穷到福、由少到多的必须具备,而且更重要的是精神性、文化性、思想认识性上的清晰思辨和共识观念的形成。  
          唯物与唯心两者之间的是是非非,于“文革”后,凡学院派那里可能已当成落后和笑谈的把柄,甚至是“不值得谈”,以至于“不屑于谈”的课题/话题了吧。不过时至于今,对于那些还时常冒出来的纠缠于此间的心态和认识,或许是因为我们社会生活中,对于“文革”事实,却一直很少见到那种直白的真实的类似“认识自己”样“精神分析”性文章,甚至可以说,这其中的问题就出在刊物发行正常通道上,仍不允许类似“唯心”一样的东西出现。总之,追求和宣扬新的另类的“主义”学说,起码在今天尚未能被宽容地使成为一股潮流,尚没有一些切实的行动,能够去冲击、刺激、触动当今社会中某种“定势”思维开始颤抖的有生力量和先锋思想。  
          鉴于上述认识,对于转贴小丸子的消息,若冠上一个“好”字,那是赞赏它在表明一种社会进步信号,但也仅是一个“信号”而已。可以说,如若没有更广泛民族和地区间文化上“比较、反思和探讨”的自由;没有那些对未来理想社会,大胆而浪漫的勾画与想象涌现;没有一段较长时间类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般的高潮局面,无论现实社会体制是继续慢慢改革发展,抑或是瘫痪、膨胀、崩溃……所谓“民族振兴”“文化复兴”,且不说其“空谈”与否,一些中国社会历史上周而复始、惊人相似性的东西,必将还会在一种低层次水平上情景再现不已。
    据2004/1/10《槟榔园文学书院》跟贴整理。
    2014年5月7日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4 17:01 , Processed in 0.1196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