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文化不是“装”出来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10:0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文化不是“装”出来的
                                   林采宜
        龙应台说:“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
        文化有时是禅机。看得见的是一个层次,看不见的是另一个层次。
        李叔同出家后,饮食极为简朴,某日,旧友夏丐尊来看他,见午饭只有一碗白米,一碟咸菜,想起大师曾经的锦衣玉食,问,这么咸的咸菜,你吃得下?弘一法师答:咸有咸的味道。餐毕,一杯白水,不见半点茶叶,夏再问,是否太淡?法师答:淡有淡的味道。佛眼阅世,万般皆好。“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禅意至境,不过如此。
        就文学而言,文化是玉,辞藻为雕,古人云:大雅不雕。
        读诗经,打动我的是那一句:“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平平实实的言语,亲情,关切都在其中。世间最深的爱,在那一碗饭、一瓢饮之间。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人,说出文章的灵魂。而穿透人心,遗存千古的“气”往往都是平常事,真性情,书法亦然。
        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快雪时晴帖》只有23个字:“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他的《姨母帖》一样简短:“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聊聊数行,逸笔草草,把平常的人生放进美妙的书法,成为书法史上的极品。
        宋以后,奢靡日增,文学日见雕琢之痕迹。周末在家读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写的《纳兰辞》,通篇都是浓脂艳粉,文字极尽雕饰。比起建安文学那种晨鸟鸣树、瀑落峻岩般的自然朴实,唐宋之后,中国文学匠气日重,刻意之下,生活的自然气韵却越来越弱。有人说:“魏晋之前的文学才是文学,唐宋之后,多半是华辞丽句的文字游戏”。此话虽然极端,但不无道理。
        文化是历史的回光。理解历史,才懂得文化。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放妻书,述有“……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妇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离婚协议写得如此烂漫温柔,不仅见当事人的人品敦厚,同时也可见唐代世风之宽容。  
        文化也是一种趣味,或者,是一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风俗。
        福建人,大年初一吃太平(福建人称鸡蛋为“太平”)面,祈愿来年平平安安;山东人,过年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表示辞旧迎新,富贵吉祥。文化是生命的刀口里流出来的血,或鲜血,或脓血,都带着五脏六腑的气息。而理想犹如一个青春的喷嚏,打起来很响亮,也就一个短暂的瞬间,当然,挂在墙上用来装饰的另当别论。因此,我以为,天天谈理想的,多半没什么文化。
        文化还是潜规则,隐藏在事情的细枝末节中。
        香港公务员考试,有一道题目是:唐朝的太宗颁布了什么措施来实现环境保护?只有一个人回答:不知道,我实在不记得唐太宗曾经发布过什么环境保护的旨意。他,被录用了。
        这道题,考的人性——答题者是否诚实。写在政务条款里的价值观,都是标签,考试题目中透出来的才是真正的文化。
        总而言之,真正的文化,总是潜行于观念、行为和情感之中,个人的或者群体的,是碾碎在细节里的每一念琢磨。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潜意识,若隐若现,却无所不在。
        文化是不能晒的,一晒,就不是文化了。
        前一段时间,朋友圈里流行晒名人书单:政治、哲学、历史、宗教、艺术……每一张书单的书名都很光鲜。而围观者多半啧啧赞叹。
        家父在世时常说:“案头的书要少,心头的书要多”。书在案头是意识,到了心头才是潜意识,架上有哪些书不重要,甚至你读了哪些书也不重要,重要的哪些书的哪些内容被你的精神世界所消化、吸收,变成你一举手一投足里隐含或外溢的三观。
        孔夫子的学生说老师喜欢南方的韶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那是真喜欢,旋律带来的感官享受可以替代鲜美的肉食。在朋友圈晒音乐会票根的,怕是没有这种闻丝乐而不知肉滋味的心神相交。
        音乐与人相通,是经过耳朵到心灵。一个人的音乐造诣,取决于他的心灵能够以什么样的境界和旋律,而不是手指在琴键上跑得有多快。所以,有文化的家长引导孩子用耳朵、用心灵去体会旋律和节奏,没文化的家长逼着孩子整天在琴键或者琴弦上耕耘,练习技巧。技巧是创造艺术的手段,但技巧本身不是艺术。
        现代职业里有一个行当,叫做“包装”。拿案头的书当标签,把平庸雕刻成精致,就是一种包装,以为精致的便是文化。其实,很多文化并不精致,同样,很多精致后面未必有文化。只可惜,功利社会的眼,不仅近视,而且散光,它看不清本质的平庸,它能看见的,只是外表的精致,于是,包装业如此发达,晒书单如此流行。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语言学和文学 > 文学读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6-5-31 16:41:30 | 只看该作者
    文化是历史的回光。理解历史,才懂得文化。
    文化是诠释历史,所以现代人写的,只能称之为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4-15 09:2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板凳
    发表于 2016-5-31 17:31:1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说的很透彻。现在真正的文人或曰文化人不多,倒是装出来的文化人比比皆是。坐冷板凳读书做学问的人不多,急功近利套取功名者多多。到书店里看看那些堆积如山的垃圾即可知道。
    文中有一小瑕疵:“读诗经,打动我的是那一句:‘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所引诗句乃汉蔡邕《饮马长城窟》中的四句,非《诗经》也。诗经中尚无真正的五言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05:0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党 于 2016-6-2 04:24 编辑
    平原君 发表于 2016-5-31 17:31
    好文章,说的很透彻。现在真正的文人或曰文化人不多,倒是装出来的文化人比比皆是。坐冷板凳读书做学问的 ...

    先生挑的瑕疵准确,为此,我用了一个多小时一页一页翻遍诗经,又上“度娘”查找,确认手中的诗经本无此诗,先生出处正确。感谢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5#
    发表于 2016-6-1 22:1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方 于 2016-6-7 17:57 编辑

        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读此文,昨天连日记都没有记。说一天,的确不假。昨天的下午,昨天的晚上,今天的上午,今天的下午,虽然时间有些零碎,实实在在的一天是有的。我用这一天读此文是值得的,我扎扎实实地翻了两遍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先是从后面往前面翻,后是从前面往后翻,一页也没有落下。翻翻读读,时间就这么过了,待到要记下一些文字,倒有些茫然,还是想使劲儿掏,掏出多少是多少,掏出什么是什么。

        什么是文化?南师说“文化看起来是空洞的,但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脉。文化是靠每一个人自觉自发,自省自悟的。”

        有人说读书人就是文化人。有些人读了无数的书,出口便是引经据典,可是人们连和他说话都不愿意,因为实在难以弄懂那些深奥又艰涩的语言风格,他自己倒觉得知己难寻,高处不胜寒,越发看不起周围的人,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喜欢并接受一种说法:真正地读书,是读文字的空白处(又说字里行间)。理解为就是南师说的“自觉自发,自省自悟”。

        有人说写文章的人就是读书人。现在许多人写文章,是千古文章一大抄,互联网的快捷,这里一句那里一段,纯粹复制,编辑都不愿意,把那些复制来的痕迹完完整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说心里话,在论坛看到这样的文字是很伤心的,尤其是做什么都不是的版主,遇到这类文,不看,不对,看,真的难受,还得留评,这样的文字还不如那些一整篇一整篇抄袭的人,至少那个写文章的人(排除也是抄的)书写的时候“气”儿是完整的,有清晰的脉络。作而不述,专门“创作”。

        认识一个记者,非常勤奋,常常参加这里那里的文字比赛,也常常得奖,文章读起来也挺顺畅,故事也能吸引人。看到他的文章,便会不自觉地想到他的某些行为。一次和他同桌吃饭,有幸坐在他身边,让我印象挺深的:他吃饭很夸张,胃口非常好,不停地把菜夹到碗里,埋头苦干,声响很大,碗是一秒钟都不会端起,碗的周围,一尺左右不规则的半圆内,汤水,骨头,米粒,夹杂着一些掉下来的菜,非常丰富;地面上,只有星星点点,也许,是他翘着二郎腿的缘故?小心翼翼地坐在他旁边,时不时得注意一下他翘着的腿,不定哪一秒钟就会触着人。

        也许,这是小节。我的邻居,有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儿,单位重修房子,有幸和他们家合租,常常见小姑娘饭后搁在饭桌上的碗里留下不少的饭。一天晚饭后问同事,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他父亲气不打一处来,很冲地说:“您别说!她妈说的,这是小节!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听完,一个字都没有再说。也想到在公车上遇到的一对母女:那两三岁的小姑娘坐在我旁边的座位上开心地吃着她母亲剥给她的香蕉,吃完后拿着香蕉皮问她妈妈放哪里,她妈妈非常自然地说:“扔地上吧。”我嘴唇动了动,忍住没有说话,心里,长长地叹息着。

        喜欢更敬重有学问的人。南师说“始终好学不倦”叫学问。学问是寂寞的,搞学问,就得准备着一生寂寞。他还说“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 “文学的修养,只是学问的一种附庸。文辞,不过是学问的枝末。学问之道在自己做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学问,培养人性光辉的爱。”

        然而,这个时代,有多少人愿意忍受寂寞和凄凉?有一种观点很赞同:做人的存心,必须要向这个方向修养,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孔夫子晚年发出了文化衰颓的振兴以及社会风气的挽回,有如海上仙山,可望而不可及。是的,以文兴国真是太不容易。人之所以不同于生物世界中其他的动物,就是这一点人类文化的精神。其实人类有什么了不起,其所以为人,因为有思想,加上文化的精神(人文文化)。

        很接受这样的说法,所谓文化,就是:根植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我把此文放到我的日记帖子里,作为本日的日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6#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04:27:15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6-6-1 22:11
    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读此文,昨天连日记都没有记。说一天,的确不假。昨天的下午,昨天的晚上,今天 ...

    一方果然好学,好悟且认真。有时读了一篇好文章,不亚于读了一本书。求知劲头,老党钦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7#
    发表于 2016-6-2 08:31:37 | 只看该作者
    老党 发表于 2016-6-2 04:27
    一方果然好学,好悟且认真。有时读了一篇好文章,不亚于读了一本书。求知劲头,老党钦佩。

    哈哈,老党这是表扬一方了。您说得对,读一篇好文章,就是读一本好书,好学不倦的精神是该有的,钦佩就不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6-6-7 17:49:32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6-6-1 22:11
    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读此文,昨天连日记都没有记。说一天,的确不假。昨天的下午,昨天的晚上,今天 ...

    学习态度与精神,令人景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6-6-7 17:51:55 | 只看该作者
    肌肤可以包装,骨子里的东西,是无法包装的。

    好文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0#
    发表于 2016-6-7 17:55:08 | 只看该作者
    樟树 发表于 2016-6-7 17:49
    学习态度与精神,令人景仰。

    您给予这么高的评价,真是让一方汗颜不已。一方是一个倔强较真的人,这性子,有时候自己都觉得有些讨厌。欢迎您来舞文弄墨遛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2 14:58 , Processed in 0.0847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