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说法,可见,中国人自古学文习武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身仕途,博得个一官半职、封妻荫子、光宗耀祖,自己更是可以食不厌精、呼奴唤婢、颐指气使,走出官邸,前呼后拥,鸣锣开道、肃静回避的匾牌,会令百姓惶惶然匆匆避让,是何等地威风,何等地荣耀?这一切都需来源于那学成的文艺武艺,因此,文艺武艺便成了打开仕途之门、富贵之门的敲门砖。 为了取得这块珍贵的“敲门砖”,学子们刻苦奋发,学文者,昼夜苦读,铁砚磨穿,更有甚者,头悬梁锥刺股,不惜伤害“受之父母”的“发肤”;习武者,不畏艰苦,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真正是历尽千辛万苦。幸运者,博得个金榜题名,一夜之间,贵贱立易。看看《儒林外史》中的那个范进,贫困潦倒,连他的老岳父,都不拿它当回事,可是,一旦金榜高中举人(仅仅是个举人),老丈人胡屠户的态度,立即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把范进看作是下凡的文曲星。既然尊卑就在这一线之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就成了势之必然。 如今的当官途径已经广阔了许多,已经不必只走“恩科”“大比”之路,也就是说,没有学成文武艺,照样可以进身仕途了。诸如:可以用钱购买官职、可以世袭(官二代)、可以投机钻营、可以以色交换等。话虽如此说,毕竟,有钱的人,终究不如无钱而又想当官的人多,既然又无钱,又无关系,又无美色,又无背景,这些“多无”人员,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只有去考,去过关斩将、去闯独木桥。 然而,桥窄人多,自然就有被挤下桥的,成了“贤郎名在孙山外”的不幸儿,他们有的认赌服输,有的则心犹不甘,挣扎着爬将起来,复读再考。其勇气虽然可嘉,窃以为,却不足以效法也。为何?你且看那些拥拥挤挤过了独木桥的人,又是历经数度寒暑易节的苦难,竭尽全家的财力物力,耗尽自己的脑汁心血,方才换得一纸文凭。然而,一旦走出校门,这张盖有殷红大印的文凭的作用,跟普通废纸能有多大区别?满腹经纶的学子们,拿着用十几二十几年的心血换来的文凭,到各种规模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市场”去,如牲口般地叫卖推销自己,却被挑来拣去、呼来喝去、吃尽白眼,那凄惨的景状,哪里还有天之骄子的自尊可言?嗟夫! 其实,当今社会,致富早已不再是独木桥,可以说是条条大道通罗马。前几年,那些腰缠万贯的款爷,有几个是拿了硕士博士头衔的?直到眼下,有几个博士硕士不是在给不知道大学门朝哪的人打工?当然,高学历可以混成高管白领,可是,不管你的领子有多白,你的收入一定高不过没有任何文凭的老板。这一点,应该能被大家公认吧? 高考,已经远非古代意义上的敲门砖,所以,考取了大学,当然更好,即使考不取,也大可不必灰心丧气,更不必投河上吊、寻死觅活,须知,一棵大树的前边,焉知不是一片林海?勇敢地跨过去,奋发图强,努力攀登,照样能够领略到人生的无限风光,绘制出绚丽多 的人生画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