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五期《公众号》选刊作品汇总预览效果(试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1-26 08:3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08:15: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踏雪闻香 于 2016-8-10 10:34 编辑


      微刊 2016-——第05期

    音乐

    又见,柳絮飘飞
               聆听岁月



    初春的一抹绿  是天使儿
    剪   怀揣了零星细雨的天籁
    在暖阳里   静静地盛开

    呢喃的紫燕  从枝端叼出
    圣洁的白云衔泥筑巢   迎接黄嘴嘴
    妮子的到来

    偶尔风掠了一片  投向
    碧海  悠悠荡起昨日
    浪漫的音腮

    看    追风的孩子长成了
    神仙爷爷  引得麻雀叽叽喳喳在枝头
    弹奏一曲   动感的节拍

    妈妈  裁了一把又一把
    把棉花糖般甜甜的爱   絮进了宝贝
    夏日  梦的世界

    剩下的故事  就有远方的
    阿哥阿妹打包   平仄一首乡音故土
    眷恋的情怀

    又见栀子花
          文/周建好朝



    阳光正好
    伞是多余
    那本发黄的诗集也是多余

    那只牵起你蓝色裙子的蝶儿
    现在正牵着我
    走近那株栀子树
    赶赴一场花期

    每朵花就是一只酒盅
    我掏出你的身影
    斟满每朵花
    邀请那只蝶儿
    慢慢地酌饮


    一棵游走在城市的水稻
                文/周建好朝



    一棵鲜嫩的水稻
    游进一个陌生的城市
    找到的立身之地
    仅是一顶废弃的安全帽
    赖以扎根的一撮泥土
    也是城市的建筑垃圾

    风吹来的农谚
    让思念拔节
    掬一捧月光洗脸
    把心事洗得土头土脸

    哪怕最后的秋风
    为你抹上土豪的金色
    拖走你骨骼的
    也是一只蚂蚁



       《林巧花和孙大炮》
            作者高山对虾


            在海防驻军xxxx部队,孙营长的媳妇,是出了名的漂亮姐。他媳妇是渔家女,虽然整天干的是织网打鱼等粗重活计,可她的身材依然是那样的苗条优美,潮湿的海风和灼热的烈日,也无法改变她皮肤的白皙与细嫩,那五官,就像经过艺术家精心设计安排过的一样,是那么地精致完美。孙营长跟他这漂亮媳妇,日子过得甜甜蜜蜜,令不少军队干部羡慕不已。可是,他二人的婚姻,却有着一段十分有趣的传奇,说出来,会让人忍俊不住地笑喷。
           一九五五年,中国军队向正规化转换,实行了军衔制,按照所任职务等因素,授予相应的军衔。
           授衔与军服改装同步进行,于是,军官们一个个头戴大盖帽,肩扛金光闪闪的肩章,腰扎紫红色的武装带,脚蹬黑亮油光的皮鞋,果然是应了中国那句话,人是衣裳马是鞍,这不,就是这么一改装,原先还土得掉渣的“土八路”,摇身一变,就成了威风八面、正正规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们连走路的姿势都变得趾高气扬起来。
           孙营长有个雅号,叫孙大炮,战场上,他是绝对的拼命三郎,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他明明是步兵营长,却得了个大炮的雅号。改装后,孙大炮美滋滋地整天肩扛着一杠四星的大尉军衔肩章,精神处于高度亢奋状态。
           由于当时美蒋特务频频潜入我海防前线,全民皆兵就显得十分必要,民兵配合我海防官兵巡逻放哨、捕捉特务、反奸防奸等,民兵成了海防战线不可或缺的一支武装力量。军民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孙营长驻地附近的村子里,有个远近闻名的漂亮妞,名叫巧花,是民兵连的女子民兵排排长。巧花不仅人长得漂亮,她的心更细,她热爱解放军,一心想找一位部队上的做丈夫,不久,她就瞄上了孙大炮。你别看孙大炮已到不惑之年,可他浑身超人的朝气,让任何人也不会相信他有这么“老”。
           女孩子一旦相中了男人,她会变着法地逗引男人注意她,会很快让男人看到她的优点长处,并会很快让男人喜欢上她。巧花多聪明,当然的,她很快就让孙营长感觉到了“她真不错”——那就是有些“意思”了。
           巧花的妈妈得知以后,乐得合不拢嘴,可老太太却十分担心孙营长会让别家女孩“抢”去,要知道,在绵绵的海防线上,营长,可不是个小官,在某种意义上,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封疆大吏。正是因为老人家有了这份担心,才一心想叫他俩快点成亲,可女儿总是说“不忙”,这让老太太的心,总觉得不踏实。
           老太太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思得一计。
            一天,夜里参加巡逻归来的巧花,白天需要睡觉,老太太说是要给她洗衣服,那时候,谁能有几套内衣?老太太就让女儿脱了衣服睡觉,女儿睡下后,就把女儿的衣服抱走洗去了。老太太的计谋第一步实施得很完美。
          老太太来到营房,找到孙营长,说:“巧花昨晚巡逻累病了,她说有重要的事要你去她那里,要当面向你汇报。”
          老太太最后又叮了一句:“快点儿去,她说这事很急。”
           孙营长听说巧花病了,心想,军民联防,那是人家给咱帮忙,人家累病了,我这当营长的,理应前去探望,何况还有要事要谈。想到这里,便大步流星向巧花家走去。
           孙营长是渔村各家各户的常客,所以,不用通报,直接进了巧花的家门,进门高喊了一声:“巧花在家吗?”巧花条件反射地应了一声“在家!”,接着便后悔不该答应,因为,自己还光着身子呢。于是,急忙蒙上了头。
            孙营长迈步进了巧花的屋,见巧花正蒙着头卧在床上,更深信巧花真的病了,便伸手入被窝触摸巧花额头,看是否发烧,一摸额头,体温正常,这时,巧花露出头来,孙营长看到巧花脸红似火,并且咯咯直笑。
            孙大炮道:“好你个巧花,你装病糊弄我,拿我开涮,让我跑一趟,就是想溜溜我的腿是不是。”
            平时,巧花经常跟孙营长开玩笑,这次,孙营长断定是巧花在故意捣蛋,于是,他决定整一整这个捣蛋鬼。孙营长嘴里喊着:“我叫你装病拿我开涮!”右手猛地一把将盖在巧花身上的被子全部掀掉。
             眼前的一幕,让孙大炮眼前直冒金星,只见巧花一丝不挂地呈现在面前,尽管她蜷曲着身体,可那白嫩如玉的酮体,仍然把孙大炮击打得头脑嗡嗡直叫,他急忙拉过被子,给巧花盖上。就在盖被子的一瞬间,他的右手被巧花抓住了,巧花说道:“你既然看了我的身子,我就是你的人了,你就是我男人了,现在,我这身子就给了你吧。”
           ……
           本来,他俩床上这点事,悄悄进行完之后,神不知鬼不觉,也就罢了,没曾想到,孙营长是个真正的伟岸大丈夫(所谓“伟岸丈夫”,说白了就是“那话儿”超大)而且,一个行伍出身,在枪林弹雨中拼搏了半生的家伙,哪里懂得怜香惜玉?一场狂风暴雨过后,巧花竟然疼痛得动弹不得,下身血流不止。孙营长惊恐万分,只好硬着头皮把巧花弄到卫生所救治。
           这一来,事情的真像就败露无遗了。按照部队规定,未婚而与民女发生性关系,是严重违纪行为。既然违反了部队纪律,当然要受到处分。上级领导找他谈话,征取他的意见,问他:“对于你所犯错误,要给与纪律处分。组织上念你是位屡立战功的老同志,特地开出了两种处分,你可以选择一种,一种是,把你的级别降一级,却可以保留你大尉军衔不变:另一种,就是要把你的军衔抠掉一颗星,由大尉变为上尉,而级别不降。你选择哪一种?”
           孙大炮略一沉思,说:“那就抠掉一颗星吧,上尉就上尉。”那位领导问:“少了一颗星,你以后见了同志们,不觉得难堪吗?”孙大炮说道:“谁叫我干了不长脸的事呢?抠掉一颗星,也好让我长点记性。”
          孙营长跟巧花结婚的典礼仪式上,他就是穿着被抠过星的上尉军装,向毛主席朱总司令的肖像鞠的躬。
          这个处分,跟得时间很长,直到他们的儿子五岁时 ,那颗扣掉的星才重新戴了上去,职务却一直没有得到提升,原本他的下级,有的都成了他的上级,他依然还是老营长一个。又过了不久,孙营长转业了。
          直到转业,他的军衔都没有升到少校,以大尉军衔“致仕”。不过,巧花跟老营长,夫妻恩爱,家庭美满。老营长夫妇都到了耄耋之年,仍然恩爱有加,形影不离。儿子在部队某导弹旅任副旅长,女儿是某军区歌舞团舞蹈演员,后升任歌舞团副团长。  
                                     


    唐多令
        作者 草斋
    唐多令 ·夏日闲题
    细雨小桥东,疏花寂寞红。敛长皋、浸润空濛。一片孤帆流渐远,尘外意、又无穷。
    此境几般同,拈来已不工。老怀痴、剩得情浓。拂去沧桑多少事,圆与缺,自从容。


    唐多令· 暑夜无眠思儿有记
    月色又盈窗,蛩声若水凉。恼无眠、独立苍茫。柳影沙洲聆远籁,人寂寂,绪长长。
    聚别两匆忙,苦甘心底藏。悔当初、壮尔行囊。老鬓于今空落寞,柔几寸,是离肠。


    唐多令· 酒后
    怅惘那分秋,萦牵这缕愁。立平冈、晚照初收。总是人心多叵耐,东逝水、怎无休。
    况味许勾留,舒张捻作羞。鬓微霜、争忍回眸。一任尘襟归远楫,苍渚外,复何求。


    唐多令· 假日闲行寄咏
    薄雾袅初晨,微风拂翠茵。鸟啼悠、静野无尘。倚石含眸聆远籁,山郁郁,水粼粼。
    几度误相因,闲忙一念分。记曾经、快乐真纯。再上高岑缘故我,心坦坦,意频频。


    唐多令· 夏夜江岸独行寄思
    夜寂月幽清,堤空一径明。柳丝牵、细浪声声。几处渔灯舒望眼,沙渚外、小舟横。
    消暑踏莎行,依风立晚亭。洗尘襟、独享怡宁。此际身心融静野,归往事,若鸿轻。


    唐多令 ·晨步即笔
    夜雨湿雕栏,空阶浸晓寒。浪声轻、碧水盈湾。一抹浮岚归远棹,风习习,鸟关关。
    意爽步村烟,神舒共大千。缀流霞、或是前缘。自在亭台清照外,通雅隽,沐心禅。



    [古韵词] 念奴娇·南京明故宫
          作者 成之

    秋风萧瑟,过金陵,走访朱家老宅。断壁残垣生杂草,寂寞虬松苍柏。画栋雕梁,龙庭凤阁,依旧丹青色。只今笼罩,一轮勾月灰白。
    忆昔虎踞龙盘,山屏水障,英武朱元帅。卸了袈裟争逐鹿,赢得史书三百。不孝儿孙,劣根子女,北徙何由择?无端自毁,六朝天子龙脉。





    土篮

            作者 老党

           土篮。东北叫土篮子,河北近北京这块儿叫土篮儿,别的地方怎么个叫法,有没有这东西,尚未见识。土篮由小指头粗的槐条或柳条,按经纬排布编成半球状,收口收成大敞口,为装入倒出方便。一根略粗于拇指的树枝煨成半圆,事先编入篮体为提梁。大些的土篮可承重五六十斤,小些的二三十斤。因取材方便,粗犷结实,工艺简单,是过去岁月北方农村进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装载运送工具。用起来可担可提可抬可挎可拎。予它上档次登台面,可披红带戴花,盛些肉蛋果蔬粮,荣耀载情;让它低调,可粗鄙简陋,装些砖瓦土石粪,扔于犄角旮旯沉默孤寂。      
        1964年我九岁,家住镇里,有一只土篮。我使用最多的是放学后或星期日,无雨雪的好天,跟姐姐一人抓住提梁的一边,满街地转悠。捡些可烧的柴火、未燃尽的煤炭。出门多奔有茶炉的单位或供暖锅炉倾倒炉灰的地方,拿着用铁丝做的小扒,将灰堆扒个遍。扒灰堆的时间长了,眼睛自然尖了,握扒的手感也精敏些,扒上去,自声音和轻重虚实感,能初步判断是否为未烧透的焦炭,敲掉浮灰再看一眼,有了黑灰色的内核放进土蓝。几处常去的灰堆固定点转下来,大约花去一个多小时,大者如枣小者如枣核的煤碳渣,多时能捡小半土篮,少时勉强盖住篮底,再捡拾些木片、秸秆、树枝,装满土篮,收获却也不少。这个过程令我兴奋的,是偶有粗心的锅炉工将几块黑亮的煤块混进炉渣倒出来,被我捡着总是要拿给姐姐炫耀的,连回家的路上,走路都要轻快些。不快的,是小镇不小,属县城外的第一大镇,横竖几条街,万多口人。抬个土篮拾煤渣,会经常碰到同学,远了躲着,躲不过了,低头或扭身,硬着头皮装作没看见。温暖的,是进到家门,母亲一句:“闺女儿子回来了”叫得亲切,还送有心疼和赞许的目光,瞬间,暖意会上身且完全洗去了那些羞怯、自卑,接着是为并不清楚的对家里有多大贡献而高兴起来,高兴着吃饭,高兴着写作业。待姐姐大一些,妹妹就跟我抬那土篮了。
        大约十三四岁,父亲保管生产资料公司的农药及部分农业生产用具,库房建到远离县城的农村。那时绝大多数生活必需品靠票证购买,限量供应。父亲领着全家,在库区大院里开荒种地,养些猪鸡,家里的土篮自然跟着多了几只。我选一只编的细密、个头小一些的作为专用。春暖花开时,到田野寻找鲜嫩的野菜,交给母亲,或凉水浸泡后蘸酱,或开水烫过后凉拌,或为馅包成菜团,总是为家里的饭桌增色添味。夏天,每每装满土篮的仍是各种野菜,但都用来给猪煮食。冬季,要拿上铁铲,拎着土篮,沿着库区门前的公路拾粪,也经常和附近生产队放牛的小哥一块玩上半天,跟着他练骑牛,学捕鸟,学着用高粱杆、竹签制作捕鸟的笼,到了饭点,捡上一土篮半冻半湿的牛粪,回家交差。想来,土篮在我家最有荣耀感的时候,莫过于自家开荒地的秋收了。金黄的玉米穗,粉红的高梁头,沾着黑土的奶油色的土豆、花生装满土篮,在秋阳耀照下,挺着肚,咧着嘴,发着光,似乎在舒爽的秋风伴奏下,惬意地哼着得胜曲。而土篮,舒展开身躯,敞开那胸怀,托裹着那满篮秋实,随着肩上的竹扁担吱嘎吱嘎的协奏,颤颤悠悠跟着收收展展着篮体,显示着它那柔而坚韧的筋骨,和荣辱一致的奉献态度。
        十六七岁 ,家搬进了县城,土篮也跟了过来。京哈铁路在家门口路过,昼夜轰鸣的运煤火车,飘旋出的煤屑多落在路基两边,日积月累,竟也成层可扫。这时把土篮垫上一层牛皮纸,将草丛中,碎石下的煤屑一铲一铲地扫出来。挑回家加水脱成煤坯,晒干成块用来生火,也和成湿泥用来封炉压火。年龄增长的好处是见识增多,捡煤球时的不好意思,自卑的感觉,完全被家里孩子多,贫穷,应该按父母要求完成这些事的意识而取代。一块玩的伙伴,多是羡慕谁家富些,很少有人羞辱或瞧不起贫穷。常有一帮玩伴拿着足球跟我去扫煤,铁道旁的一块空地是我们的足球场,有些伙伴帮我连土带煤屑地装满土篮,两只土篮拉开距离就是一方球门,扫把、铁铲又是一门。拉开战场就奏上一曲快乐好年华。
        10年的上学期结束,告别了家里的土篮,带着知识青年的名号,挑起了生产队的土篮。赶上如火如荼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天寒地冻修梯田,修整加固水利工程。当时的壮劳力抡镐刨冻土和挑担子,妇女、弱男、老者装土或修整堤面,贫下中农照顾知青,将知青划归为妇、弱、老那一类,部分身体好的男知青自愿干些壮劳力的活。我仗着那点在家劳动过的底子,选择了挑土的活。生产队的土篮有些傻大粗,每担都有百斤以上。我有些争强好胜和刻意表现,一个冬季下来,得到不少夸赞,但也累得吐了几口血。后来被公社抽调为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先后在生产小队、大队任副职,后来入党参军,彻底同土篮分了手。
        前几天到乡下去赶集,在熙熙攘攘的由各种车辆摆的摊位中,发现了两土篮鲜桃和卖桃老汉坐着的闪着暗红色包浆的竹扁担。感到亲切,勾起回忆。土篮陪了我十几年,度过贫穷的日子,蕴育一些朴素、踏实、吃苦、坚韧、节约等不错的品质。离开土篮39年后的今天,社会的巨大进步,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真拿不准身上还留存几许那拎着、抬着、担着土篮走过的岁月,走过的路而积攒的朴素。更担心这朴素的缺失,人会变了味道!



    解读“八一”
                   
    文/剑言一白

       “八一”,这是一部中国的“英雄交响曲”。
       “八一”,这是一种冲锋、前赴后继的姿势。
      解读“八一”,每一次都会想到神州大地那一座高高耸起的纪念碑,想到那莽莽林海、巍巍大山,茫茫戈壁中那数不清的无名烈士墓。
      解读“八一”,每一次都会想到那蜿蜒不屈的古长城,想到画家毕加索眼中那只在战火中飞翔的“和平鸽”。
      解读“八一”,每一次心中都会涌起一种激情,都会想到光荣、悲壮与坚强……
      解读“八一”,需要解读一种充满亲切、充满吉祥、永不褪色的色 。
    呵!那是一种怎样的绿色的哟?连着一段峥嵘的岁月,连着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的命运。是绿色,使沉睡的古老东方民族,获得青春的血液;是绿色,让印满兽印的海岸,挺拔出不可逾越的屏障。
      “八一”,是一种忠诚。一群优秀的华夏儿女,在88年的8月1日,从苦难中提炼出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的宣言。“三湾改编”、“古田会议”,书写的是永远不变的军魂;领袖在卫士墓前那篇《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是万劫不失的承诺。忠诚,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忠诚,是红8师为了保护4万多名苏区老乡,3000多红军血战到底的壮烈;是草地上“一袋干粮”的故事;是方志敏“一个铜板也没有”的清贫口袋;是长江流域“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的誓言;是年轻士兵雷锋,“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美好”的日记……
      “八一”,是一片种植光荣与辉煌的土壤。一代代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史上创造了无数红色经典式的话剧,让“八一”放射出永恒的魅力。“不怕远征难”的红军,“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创造了流传世界的壮举;西北坡的指挥部,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舞台上,导演了用120万衣衫褴褛的队伍打败800万美式国民党军队的历史壮剧;周文雍、陈铁军把刑场上的枪声当作革命的浪漫曲,创造了人类史上最为壮观的婚礼;刚刚站立起来的贫血民族,敢于对世界头号强权说“不”,一支叫“志愿军”的队伍,用“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豪情,令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扬眉吐气……
      “八一”,是牺牲奉献的代名词。一部中国革命史,就是一曲高亢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歌。共和国不会忘记:为拯救危难中的民族,28个浴血奋战的春秋,28000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370多万血洒疆场的勇士;我们不会忘记: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八女投江和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一跳,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的身影,黄继光奋勇堵枪眼的瞬间;我们不会忘记:敌人刑场上,刘胡兰、赵一曼“砍头好比风吹帽”的潇洒;我们也不会忘记:和平时期,千里冰封的雪原、远离陆地的海岛、人迹罕见的山谷、缺氧断水的高地,“准备着,时刻准备着”的奉献……
      “八一”,是“师出以律”的武德。老爷爷叭哒叭哒的回忆里,是辽西战役中“身居苹果园不吃群众一个苹果“的故事;学校的课堂上,老师讲述的是解放上海,官兵露宿街头不扰民的历史;邻国的大地上,传诵的是邱少云“军令如山”的事迹……“八一”,是由严明纪律串起来的珍珠项链。
      解读“八一”,就是在解读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昨日漫卷红旗,为的是砸烂枷锁、收割光明;今日长缨在手、神剑倚天,为的是和平与尊严。
      呵!解读“八一”,让我们记住那个高个子军人浓重麻辣的湘音:“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22 14:45 , Processed in 0.11439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