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与古诗的渊源 借助物候信息,塑造典型的时空环境,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志趣,在古诗中俯拾即是。优秀的题画诗,尤其明显。譬如苏轼的题画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不仅富有生活情趣,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而且生动细腻地记叙了自然信息,闪现出古诗与物候学的撞击火花,相辅相成,绚丽多姿。 诗人常常凭着生物气候现象,抒发作者情感,寄寓哲理。譬如:“五月榴花照眼明”,表现的是一种心态;不同的人,却能用同一事物来表达不同的情意,不断翻新。欧阳修却认为:“榴花最恨来时晚,惆怅春期独后期”。而唐人孔绍安,却又有另一番见识: “可惜庭中树,移根作汉臣。 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 咏物明志寓理,必须抓住生物气候现象,维妙维肖的描述,表达作者感情,实意却在言外。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明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事物的发展,与生物的生命活动、气候变化交织在一起,使人对浩瀚的时空有真实感受,岁月更迭更为具体化,深层的意思,虽未明言,读者却能体会。 自然界的生物气候信息,极为丰富,人们也易于感受,这些,不仅为诗人塑造典型而又形象的环境,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而且容易和读者沟通情感,使人身临其境,遐想不止,自然的真善美爱,力透纸背。例如,杨万里眼里的西湖: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种景色,仅此一处,而且四时不同。同是江南暮春,因地域的差异,物候景致也迥然不同。请看: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另一地却是: “吹落杨花春事了,小池新绿两添痕。 浴蚕时节寒犹在,村落人家半掩门”。 两处江南特色,通过生物现象、气候特征、农事活动,将时空概念具体表述出来了。到了淮北,又是一番景象:“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清凉风”。作者无须直言地点,读者亦可领会。 农历四月的江南,春天悄然而去,谪居浔阳的江州司马白居易,更是闷闷不乐,却在庐山大林寺见到春天景色,兴奋之余,吟诗咏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来”。 难道此中没有蕴涵作者的希望?!这里还告诉我们,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不仅南北气候有别,而且纵向随海拔高度而异,气候呈立体分布,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信息。 歌颂大自然的美好,讴歌生活、劳动,传播生产知识,传递物候学知识,早在春秋时代成书的《诗经·豳风》中就有记载:“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剥枣,十月获稻”。陆游不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壮志,也是体恤民情的诗人,在《鸟啼》中,集物候、农事于一体,朗朗上口,无逊于农业教科书: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 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机; 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 五月鸣雅舅,苗稚厌草茂 … … ” 我国的物候学工作者,正是借助古诗词,了解古代气候及其演变。物候与诗歌的亲缘关系,真是源远流长,可以说是我国古文化的特色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