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我,书读得还行,得过几次三好学生,自然就升入了初中。初中的科目多,任务重,老师多是临时的,学习没有想象中的兴趣盎然。课堂上,总是望着窗外,想着河边捡鸭蛋、山上扒蝎子的乐趣,学习成绩可想而知。考试通知书到了家长手里,自是免不了一场打骂训斥:你不想读书,就一辈子呆在农村种地!
父母的斥骂到底还是对我起了作用。种地我是不行的,想着城里姨妈家的生活真好,几个表妹像公主一样活泼靓丽,觉得读书或许是自己唯一能走出大山的路子。
从初中到高中,就着咸菜啃着窝头,终于考进了大学。一下子觉得天高地迥,人脱胎换骨,吃上商品粮了,小土包子进城了!
读书的环境好了,读书的压力一下子没了。读书似乎成了交际、活动之外的副业。参加了文学社,附庸风雅,写诗做文,四处交流。捧着自己的文章,给系里的教授指导,被教授批了个灰头土脸:你们这也叫文章?没生活,没真情,没艺术,空虚乏味,我懒得费时间读。
闹了个大红脸,怏怏而回。羞而知耻,耻而后勇。接下来的时间,还真是认真读了一阵子书,悉心听老师教诲,又跟随大学生考察队走了不少厂矿、乡村,写出了一份考察报告,还得了省级的二等奖。文章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看来此言不谬!而那个时候,心态浮躁的我终究还是没有潜下心来多读上几本书。
毕业后,到了学校教书。几年下来,倒觉得进步不少。教书必须读书,钻研教材,咬文嚼字,钻研艺术,还要遍阅学生作文,写上批语。不得不读书了,有时还得写几遍文章应景。“教学相长”也许就是这样的理儿吧。
如果能这样坚持着多读几年书,或许可以弥补少年轻狂留下的虚空,不想却北漂到异国他乡。在那里,我所能读到的中国文字就是当地华人办的几页资讯,真的后悔没带几本小说来,哪怕是一本《三国演义》也好啊!那个时候,我真切感受到书籍作为精神食粮的不可或缺。
北漂归来,我到了广州,继续从事教学工作。接触了电脑,自然学会了上网。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个网站的征文活动,获了奖,开始和网上的朋友有了互动交往。
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人和人之间的热情交流竟可以超越现实。我开始用文字和大家倾心交流。我此前上网是不大看别人文章的,也就是查阅资料、看看新闻而已,没有想到文友的世界里也别有洞天。
自然随性的我喜欢写随笔,情之所至,信马由缰。不少热心的朋友为我喝 ,使我有些自得。得意于虚名的我,不知不觉已成了井底之蛙。闲暇之时,仔细审视自己的文章,简直不忍卒读:这些文字形散神不聚,有情却无理;叙也不详,描也不真,写也不细,游离于真实之外;没文化韵味,更无人文深度;没有哪一个形象可以植入人心,没有哪一个画面可以过目不忘,没有哪一句语言可以让人记起------没特点啊!没特点又怎能赢得别人的喜爱呢?我这样的文章给人读,岂不是“己所不欲”“强施于人”吗?
再仔细研读别人的文章,深感自愧不如:有些章法谨严,有些妙韵天成,有些风采绚丽,有些含蓄厚重,有些用一个意象串起难忘岁月,有些用古迹今韵交融物事景情理------阳春烟景,流 华章。目之所遇,快然于心。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啊!
孔子说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看来还是要多读别人的文章,让瘦骨嶙峋的一二丰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