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作文大体》修订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23 07:19
  • 签到天数: 330 天

    [LV.8]以坛为家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4:0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日《作文大体》试析(修定版)2016.11.02
    《作文大体》一文成书日本天庆二年,〔公元 939年〕,正处唐末五代时期,是迄今可见的最早近体格律专论。
    此文应是到唐朝学习诗律,并在日本宣讲诗道的教科书。文中记录的诗谱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文献。
    。。。。。。。
    《群书类从》卷第百三十七
      《文笔部》十六

      《作文大体》并序
      夫学问之道,作文为先,若只诵经书,不习诗赋,则所谓书橱子,而如无益矣。辩四声详其义,嘲风月味其理,莫不起自此焉。备绝句联平声,总廿八韵,号曰倭注切韵。
      于时天庆二年仲春五日也。
    。。。。。。
      第一 按题  
      凡作诗之道,先安题目,然后染翰焉。诗有长短,题有虚实。出于经籍奥理者,谓之实题;悬于风月浮花者,谓之虚题。或有双关之题,一题之中,二物相双也。上下分作,谓之双关也。  

      第二 五言诗  
      凡五言诗者,上句五字,下句五字,合十字成一章之名也。天宝集曰: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又避下三连病云云。  .

    雨梦按:“二四不同”指五言句二和四字应不同平仄,即句内平仄相替。

    “对”与“对避”是两个格律专用名词。
    ”对”,平仄对立也。“
    “对”在本句要求平仄两两相对,现在多称相替;“对”在对句要求同位字平仄相反。

    “对避”一词为日式动宾词倒装,如日式反战標语上就写作“战争反对”,汉语即“反对战争”。对避则指“平仄不同应避开”。用汉语表达即为“不允许平仄不同,或平仄应相同”。

    “二九对避”指二九应同平仄。若平仄不同则犯鹤膝病。诗例中上句为“里,北”同仄,下句为“知,同”同平。则句内符合相替,联内符合平仄相对原则。此段文字是谈平仄理论。

    又避三连病,指三平尾,三仄尾为病也。

    五言诗:
    “平头论”规定一二及六七字的平仄安排,即平仄应不同;(即元競的双换头调声法)
    “二四不同”又规定第四字的平仄;
    “二九对避”则规定了第九字的平仄;
    “上尾论”规定了五和十字的平仄应“对”(连韵除外)。
    “又避三连病”强调三和八字(为上下句第三字),其平仄以不犯三平尾和三仄尾为原则,
    则全句1~10字的平仄安排都有明确规定。

    此节讲述的是律句的平仄大法。


      第三 七言诗  
      凡七言诗者,上句七字,下句七字,合十四字成一篇之名。白氏文集云:二四不同,二六对避之。又是避下三连病云云。  
      柳无气力条先动,池有波文冰尽开;
      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

    雨梦按:这段文论引自白居易“白氏文集”。
    此段谈的是七言的平仄规律,即句内二四不能同平仄,二六应同平仄。

    “二六对避”即指二六两字不同平仄[对]应避免。否则犯鹤膝病。

    “二四不同,二六对避之。又是避下三连病云云”。则指出 七言诗每句句式应二四不同平仄,二六应同平仄,第五字不应犯三连平或三连仄。


      第四 句名  
      凡句者,不论五言七言,其首一韵谓之发句,其次一韵谓之胸句,其次一韵谓之腰句,其尾一韵谓之落句。首尾胸腰,谓之四韵,或谓之长句。若只有首位二韵,谓之一绝,或谓之绝句矣。然今暂举五言七言之绝句,显四韵长句之心耳。

    雨梦按:句即现在称作联,分出句和对句。

    文中不知是日式称呼还是古时称呼,与现在有所区别:
    发句=首联;
    胸句=颔联;
    腰句=颈联;
    落句=尾联。
    四韵诗即律诗。
    二韵诗即绝句。

    这种句名(即联名)较现代称呼似更合理。律诗有“八句折腰体”,现代不少人误解成任何联失粘即为折腰体,其实应从腰句失粘的方可称“折腰体”。发句,胸句及落句失粘的称“顺风调”为宜。

      第五 诗病  
      凡诗有八病,其尤可避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此四病也。

    雨梦按:沈约“四声八病是”指齐梁诗的声病,属修辞问题。近体诗依前四病形成格律,故特別应该避免犯此四病。文中四病的解说,采纳元競《诗脑髓》的见解。《诗脑髓》见《文镜秘府》。

      平头病者,近来不去之。上句第一二字与下句第一二字,同平上去入是也。但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也。

    雨梦按:沈约的“平头病”是指古体诗,而古体诗本无平仄限制,故平头并不属误,只是声韵上读来不合谐,是声病,以避为好。
    近体诗引用此病的原理,定出一六和二七不能同平仄的格律。故一六,与二七同平仄则犯平头病,但一六字允许同平,不允许同仄是因为平声稍多使声韵和谐。(而元競于此称“换头”,即不能“平头”。并认为“双换头”最好。)即将声病提升到格律问题,格律问题现在不是再讨论避的问题,而是必须遵照执行。
    “同平上去入”即为平头病。这是针对一联上下句一二字而言的,即不能同平或同仄(上去入),不能误解成不能同声(同上,同去,同入),而允许仄声不同声了(如:上去,上入,去入)。
    “第一字平声不为病”即允许一六字同平,言外之意一六字不允许同仄(上去入)


      上尾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诗第五字与第十字。又七言诗第七字与第十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随四声诗分别之,但发句连韵不为病矣。

      雨梦按:这段讨论的是上尾病,指单句脚和韵脚不能同平上去入,近体诗特别讲究它。
    “随四声诗分别之”,.指押平上去入的四种声调的诗的单句脚不得与韵脚同声,即不能同平,同上,同去,同入。否则亦犯上尾病。首句押韵者不算病。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雨梦按:蜂腰病,近来特别强调要避开。七言和五言句中的二和四字若同平或同仄(上去入)则是蜂腰病。这种说法又称二四(平仄)不同也。此虽上升至格律问题,但难免有犯者,杜公句:“千朵万朵压枝低”是也,故特别强调不允许二四相同。
    二四为上去,上入,去入等虽声不同,仍为病耳,故此蜂腰病应指二四同平仄。

    “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不知何指。或疑有误。



      鹤膝病者,五言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九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九对矣]。七言上句之中第二字与第六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六对矣]。然则他声诗用他声之韵者可避平声。如绝句诗四韵长韵,可准知之耳。下三连病者,五言七言共每句终三字连同声是也。念二病者近来不去之。一首之中有同字同心是也。

    雨梦按:“蜂腰病”已强调二四平仄应不同,而“鹤膝病”则强调句(联)的第二字应与句的(联)第九字平仄应相同。也即出句的第二字与出句的第四字平仄应相反,而与对句的第四字平仄应相同。
         谓之“二九对矣”即指五言诗一联中第二字应与第九字平仄相反也。此属格律问题,鹤膝病在近体诗格律中被严格禁止。

      越韵病者,是尤可去。谬用相似之韵也。所谓清韵用青字等也。
      越调病者可去之。文字之数,或有余句,或有不足字句也。

       雨梦按:越韵病就是邻韵相押,首联连韵除外,其它联应当避免。

      孙逐明先生指出:越调病中,“有余句”应当是指律绝多出了一句;“有不足字句”应当是指五七言出现了非五七言的句子,《白氏长庆集》有极少数五七言杂用的体式,也属此类,都应当避免。


      第六 字对  
      凡诗有八对,其中常可用者,色对、数对、声对是也。色对者,上句用丹青,下句用黑白之类等是也。数对者,上句用三千,下句用一万之类等是也。声对者,上句用仙字,下句用万字之类等是也。夫仙字声涉千,故与万字为对耳。(雨梦按:声对者,借音对也。)
    其外风云草木,鱼虫禽兽,年月日时,天地明暗,贵贱上下,以其名为对者也。又色对之中,以乌代黑,以雪代白;数对之中,以双准二,以孤准一等类是也。发句落句强不求对,啻可尽理,是绝句体也。四韵之胸句腰句必可求对字。长韵可准知之。今案诸集绝句之中,或发句或落句有对字者,是邂逅也。

    雨梦按:此段谈对仗规则及技巧也。

    第七 调声  
      凡调声者,能调平他声之义也。平声之外,上去入总谓之他声。随四声,诗避声调韵,谓之调声也。故略颂有之。 

    雨梦按:去声,上声,入声,本文称他声”,他声就是“仄声”。

      五言绝句略颂曰:发自他声,平声可准知之。  
      他他平平他,平平他他平。[以上发句韵]
      平平平他他,他他他平平。[以上落句韵]

      五言绝句连韵略颂云:发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平平他他平[连韵],平他他平平。[韵,以上发句]
      平他平平他,他平他他平。[韵,以上落句]

      七言绝句略颂云:起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发句]
      他他平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落句]

      七言绝句连韵略颂云:起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平平他他他平平[连韵],他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发句]
      他他平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落句]

      五言四韵略颂云:起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题目。平平平他他,他他他平平。[韵,以上发句]
      破题。他他平平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胸句]
      比兴。平平平他他,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腰句]
      述怀。他他平平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落句]

      五言四韵连韵略颂曰:起自他声,平声可准知之。  
      他他他平平[连韵],平平他他平。[韵,以上发句]
      平平平他他,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胸句]
      他他平平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腰句]
      平平平他他,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落句]

      七言四韵略颂曰:发自他声,平声可准知之。  
      他他平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韵,以上发句]
      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胸句]
      他他平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腰句]
      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落句]

      七言四韵连韵略颂曰:起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平平他他他平平[连韵],他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发句]
      他他平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胸句]
      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腰句]
      他他平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落句]


    雨梦按:调声一章。弥足珍贵。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诗谱了。
    诗谱中的“他”表示仄声,“连韵”是指首句入韵。
    文中所列诗谱与现代诗谱高度吻合。

    特别是下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资料:
    五言绝句连韵略颂云:发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平平他他平[连韵],平他他平平。[韵,以上发句]
      平他平平他,他平他他平。[韵,以上落句]
    用流行诗谱表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1.上联第二句表明仄仄仄平平,句式第一字可平可仄;

    2.尾联上下句一二字符合沈约的四声八病论中的平头论,即上句的一二字与下句的一二字不同平仄。也符合元競在调声术论中的双换头论。

    出句孤仄与对句孤平互救。使孤平句因此成为合格律句。唐人诗句避孤平,多采用本句自救,即将第三字由仄改平实现拗救,此法即为孤平他救法也。

    流传的唐人近体诗,经确定约有150句犯孤平,这其中就有49句因他救而合理存在。

    人或疑此为传抄之误,但错得如此巧合,其机率为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传抄之误可能性接近零。)


    第八 翻音  
      凡字必有反音,反音必有二字,故略颂云:平上去入依下字,轻重清浊依上字。所谓平声之轻者东也,重者同也。入声之轻者德也,重者得也。皆依翻音。上去字得其轻重清浊之义也。爰只举平入二声者,上声重者涉于去声,去声轻者涉于上声,递难分别之故也。亦有入声被用平声矣。

    雨梦按:轻者,阴平声也,重者,阳平声也。这里提到有入声被用作平声,唐人诗中有此情况。

      第九 用韵  
      凡诗之韵者,多用平声,
    雨梦按:多用平声,即不全用平声也,也有押仄声韵的近体诗。

    不论五言七言,其下句之终必用同韵是也。故绝句诗二韵。一首诗四韵等也。多韵诗可准知之。若谬用其邻次相似之韵,即云越韵病,俗以为嘲。假令清韵之中用青字,肴韵用豪之是也。

    雨梦按:此即指邻韵相押为越韵病

      第十 俗说  
      凡俗说者,世俗所传之说也、其说云:作诗之时,唯非按题避病,兼可劳其破文调声云。何者则破文难读词滞义疑,调声不劳有妨咏吟,或执忌讳为人所笑。朱门赤舄发枝柯,感无端之类是也。或人赋花之诗用发枝柯三字,至于同音朗咏,似验僧之咒放。又或人赋花之诗用感无端三字,至于读其破文,似贫家之称无纸端。如此类,宜避俗忌也。

      以上朝纲撰。[曰后江相公也。]
     。。。。。。。。。。。
      下面是日本诗人的一些近体诗作品,引用于下:  

      《资父事君》〔真臻韵〕菅三品文时卿  
      题目。怀忠偏得仁,至孝自成人。
      破题。拔白何轻死,含丹在头亲。
      譬喻。王生犹有母,曾子岂非臣。
      述怀。若向宫廷论,应知两取生。

    雨梦按:日本诗人水平实一般。作为附例应循规蹈矩,此诗“拔白何轻死,含丹在头亲”应二四不同,此“丹”与“头”却同平。“二九对避之”,此联第二字为“白”,仄声,第九字“头”,平仄相对未避之。
    另尾联韵为越韵也。

      《草树暗迎春》纪纳言长谷雄
      春生无迹渐从东,草木相迎暗至中。题目。
      向暖因缘唯媚景,浔阳媒介足柔风。破题。
      庭增气色晴沙绿,林变容晖宿雪红。譬喻。
      芳艳不知何处契,谁教计会一时通。述怀。
    雨梦按:此诗合律。

      《秋雁数行书》〔以斜为韵〕
      秋雁随阳来几赊,数行书点暮天斜。
      篇章不定迷言叶,批阅有疑拭眼花。
      朝隐山云缃帙卷,暮过林崔注文加。
      老儒渐耄虽疲业,宿癖相侵望句遮。
    雨梦按:此诗第四句为孤平句。第六句崔字疑误,应二四不同。


      《与儿孙诗》[用歌韵。自平声起,付第二字平声定之。]纪纳言长谷雄作  
      六旬余日少,三途苦时多。
      不义非吾富,儿孙没奈何。 
     雨梦按:此诗三途苦时多非律句,二四同平了。首尾联失粘,折腰体。


      《秋夜月诗》[用清韵]菅三品〔文时〕
      病容近秋思,愁人送夜情。
      莫言偏待月,多是睡难成。
    雨梦按:此诗首联失对,思去声,仄平仄平仄为夹平句。


      五言四韵诗
      《赋聚沙为佛塔》〔用东韵〕庆宝胤
      题目。聚沙为佛塔,此事出儿童。
      破题。应失秋霜底,欲倾夜雨中。
      譬喻。人唯看作戏,佛不舍其功。
      述怀。彼已得成道,菩提遂不空。  
    雨梦按:颔联,“应”平声,对句孤平,此为孤平他救联。

      《赋月诗》〔用歌韵,自他声起。〕纪纳言
      皎皎孤悬月,清光万里过。
      映轩添粉壁,临水起金波。
      魏鹊飞无止,吴牛喘几多。
      落耀留不得,惆怅仰纤河。  
    雨梦按:耀应平,非律句,并非大拗句。

      《游净土寺诗》〔用侵韵〕庆宝胤
      一来净土脱尘衾,华影水文浅亦深。
      非水非花非笔砚,为思极乐苦相寻。

    雨梦按:第二句为七言孤平自救句。即华影水文孤仄孤平互救。


      《赋法华序品诗》〔用支韵〕后中书王
      四十余年探秘法,时来欲使众生知。
      先呈六瑞无人觉,唯有文殊说旧仪。
    雨梦按:此诗合律。


      《践大周然上人赴唐诗》〔用耕庚清韵〕庆宝胤
      遥寻异域出皇城,相赠有言莫自轻。
      抚我半头秋雪冷,思君万里暮云行。
      难期此土重相见,已契西方共往生。
      久在后生非势利,菩提应赴旧交情。
    雨梦按:第二句为七言孤平自救句。即相赠有言孤仄孤平互救。


      《越调诗》〔八病之随一也〕〔庚耕清运〕

      灯前谈话吟咏几,与我染毫欲晓更。
      花锦褥柳丝经□,玩来终夜动心情。
    雨梦按:灯前谈话吟咏几,与我染毫欲晓更。
    上句大拗,下句未救。下句孤平,上句“谈”字他救


      《离合诗》〔清韵〕
      烟霞望晓好,因我忽光临。
      蹬际青苔满,石危自动心。
      雨梦按:蹬际青苔满,石危自动心。孤平他救也,即上句“蹬”救下句“石”字孤平

      源英明诗云
      春雨何因细脚频,为过花面洗红尘。
      花情若听吾微诲,莫待妖姿妄折人。
    雨梦按:合律


    孙逐明先生注:大江朝纲的生卒是“公元886—957年”,纪纳言长谷雄的生卒是“公元85l—912年”。

    雨梦按:从日本诗人诗作来看,多首采用孤平他救法,故此证明此法绝非诗谱误记。


    附:孙逐明评点《作文大体》
    日本大江朝纲《作文大体》(见《群书类从》卷一百三十七〕,编撰于日本天庆二年〔公元 939年〕,正处唐末五代时期,是迄今可见的最早近体格律专论。
      从行文和所引实例来看,这是供日本人学写近体诗的入门读物,应当是日本人来大唐学习之后,根据大唐有关典籍撰写的。所依据的典籍,可以断定的有白居易的《白氏文集》和元竞的《诗脑髓》;然书中成熟的平仄谱不见于现在能看到的《白氏长庆集》和《诗脑髓》,肯定还参考了其它唐代典籍。唐王叡《炙毂子诗格》载有“玄律体”云:“诗云:‘八月九月芦花飞”,上四字全用侧声(按即今之仄声,下同)。‘南溪老翁垂钓归’,上四字全用平声。‘秋山入簷翠滴滴’律全用平。‘野艇倚槛雲依依’,律全用侧。” 又有“背律体”:“《咏柳诗》:‘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此后第五句第二字合用侧声带起,却用平声,是背律也。‘不将榆筴共争翠,深感杏花相遇红。’此是大才,不拘常格之体。” 还有“讦调体”:“‘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此‘种’字合用平而用侧,是讦调也。”《全唐诗》谓王睿为“元和〔806-820年〕后诗人,可见早在中唐已经有了完整的平仄格律理论了。《作文大体》必是根据这些唐代典籍编撰而成,
      《作文大体》虽然成书于五代,然书中引录了日本诗人纪纳言长谷雄几首成熟的近体律绝,此人比大江朝纲大35岁[注],其创作鼎盛时期应当在晚唐,可见《作文大体》所总结的近体格律至少在晚唐时期已经为日本诗人熟知。
      《作文大体》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唐诗为例诗,全面具体总结了五七绝、五七律近体诗的字数、句数、对仗、押韵和平仄声病等形式法度,其体例已经与现代诗词格律著作大致相当了;第二部分,以日本诗人的近体作品印证此书总结的近体格律。
      《作文大体》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所总结的形式法度,与《白氏长庆集》律诗专辑的作品的吻合度相当高,可见它忠实地反映了唐代近体诗格律的真实面貌。
      第二、从声律角度看,它把二元对立的平仄理论和碎用四声的声病理论融为一体了。其中,平仄理论是基础,声病理论是辅佐。具体表现在:
      1、有完整的“平仄谱”。平仄句法和篇法格局既全面,又明晰,是每一首和每一句诗都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则,可见平仄理论是近体声律的基础;
      2、没有〔也不可能有〕“声病谱”。书中根据创作实践对沈约八病说有所取舍,所取的声病并非每一首诗必遵的法度,且很大一部分声病规定已经包含在平仄法度里了〔详见后面的分析〕,可见声病说仅仅只是平仄理论的一种补充和辅佐。
      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中主要基本法度均有相应的例诗印证,既有唐朝诗人的例诗,又有日本诗人的例诗,实用性极强。这是泛泛而谈、未知可否的《文镜秘府论》不可比拟的鲜明特点。
      由此可见,我国近体诗只存在一套声律系统,根本不存在两套声律系统。    
      现将《作文大体》的形式法度部分略加评注如下:
    《群书类从》卷第百三十七
      《文笔部》十六

      《作文大体》并序
      夫学问之道,作文为先,若只诵经书,不习诗赋,则所谓书橱子,而如无益矣。辩四声详其义,嘲风月味其理,莫不起自此焉。备绝句联平声,总廿八韵,号曰倭注切韵。
      于时天庆二年仲春五日也。
      第一 按题  
      凡作诗之道,先安题目,然后染翰焉。诗有长短,题有虚实。出于经籍奥理者,谓之实题;悬于风月浮花者,谓之虚题。或有双关之题,一题之中,二物相双也。上下分作,谓之双关也。    
      第二 五言诗  
      凡五言诗者,上句五字,下句五字,合十字成一章之名也。天宝集曰: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又避下三连病云云。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汝同归。
      〔按:此诗是唐代诗人韦承庆的【南中咏雁诗(一作于季子诗,题作南行别弟)】〕

      评注:  
      本节是近体诗平仄句法的大纲。
      “二四不同”指句内二四平仄不同,这是是句法大纲。只提“二四”,不言“一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已暗含其中了。
      “二九对避”是鹤膝病,后面再评。“又避下三连病”,是指平韵诗对句应避三平尾,仄韵诗对句应避三仄尾。

      第三 七言诗  
      凡七言诗者,上句七字,下句七字,合十四字成一篇之名。白氏文集云:二四不同,二六对避之。又是避下三连病云云。  
      柳无气力条先动,池有波文冰尽开;
      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
      〔按:此诗是白居易的【府西池】〕

      评注:
      本节也是近体诗平仄格局的大纲。白氏文集云“二四不同”只适应五言;结合例诗可知,七言应当是“二四六平仄递换”,这是七言的句法大纲。
      “二六对避”是指七言上句的二六字平上去入不能相同,属于鹤膝病,后面再论。  
      从白居易的例诗与“白氏文集云”一语可知,本文格律法度源头之一是白氏文集。


      第四 句名  
      凡句者,不论五言七言,其首一韵谓之发句,其次一韵谓之胸句,其次一韵谓之腰句,其尾一韵谓之落句。首尾胸腰,谓之四韵,或谓之长句。若只有首位二韵,谓之一绝,或谓之绝句矣。然今暂举五言七言之绝句,显四韵长句之心耳。

      评点:
      古今术语有所不同。“句”指“联”;发句——首联;胸句——颔联;腰句——颈联;落句——尾联。四韵诗——律诗。
      绝句的格律可以引申到律诗和排律,这是御繁为简的作法。


      第五 诗病  
      凡诗有八病,其尤可避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此四病也。

      评点:沈约声病本有八病,却只取四病。可见八病说是声律理论初期的不成熟的产物,合理部分被继承下来,不合理部分被扬弃了。
      从后面四病的解说来看,采纳的是元竞《诗脑髓》的见解。大陆《诗脑髓》已失传,唯有日本才保存了残卷。

      平头病者,近来不去之。上句第一二字与下句第一二字,同平上去入是也。但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也。

      评点:
      第一、唐诗格律“二字为节”处理平仄,“节尾”最重要,遵守了二四六分明,平头病的“节尾”就根本不存在“同平上去入”之病了,可见平头病的这一合理内核已经融合在平仄法度里了。
      “节头”是可平可仄的,这里又规定“第一字可以同平”,“平头病”仅仅剩下了“第一字为仄时不许同上去入”的残存尾巴了。而唐人的实际创作,对此并没有严格遵守。由此可见这一残存的尾巴仅仅只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技巧而已。
      第二、“不去之”是“不避之”的意思。八病只取四病,四病中的平头又“近来不避之”了,足以说明“八病”只是初期不成熟的理论,合理部分被吸收了,不合理的部分被扬弃了。

      上尾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诗第五字与第十字。又七言诗第七字与第十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随四声诗分别之,但发句连韵不为病矣。

      评点:
      “五言诗第五字与第十字”和“七言诗第七字与第十四字”指句脚。
      平仄篇法规定:除首句入韵者外,上下句的句脚必须平仄相反,它们自然不会“同平上去入”;“避上尾病”实际上已经被平仄篇法代替。故作者说“近来尤去之”。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评点:二四六分明,五七言的二四字自然不可能“同平上去入”。蜂腰病也被平仄句法替代了。故作者说“近来尤去之”。  

      鹤膝病者,五言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九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九对矣]。七言上句之中第二字与第六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六对矣]。然则他声诗用他声之韵者可避平声。如绝句诗四韵长韵,可准知之耳。下三连病者,五言七言共每句终三字连同声是也。念二病者近来不去之。一首之中有同字同心是也。

      评点:
        评点:
      “二六对避”是针对七言的〔×××××××〕、“二九对避”是针对五言的〔×××××,×××××〕,它们与二四六分明无关,与平仄篇法也无关。鹤膝病并没有被近体诗严格执行的,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技巧,所以大江朝纲说“近来不去之”。

      越韵病者,是尤可去。谬用相似之韵也。所谓清韵用青字等也。
      越调病者可去之。文字之数,或有余句,或有不足字句也。

      越韵病者,是尤可去。谬用相似之韵也。所谓清韵用青字等也。
      越调病者可去之。文字之数,或有余句,或有不足字句也。

      评点:
      越韵病就是压邻韵,古人除了首句韵之外,是不大压邻韵的,应当避免。
      越调病中,“有余句”应当是指律绝多出了一句;“有不足字句”应当是指五七言出现了非五七言的句子,《白氏长庆集》有极少数五七言杂用的体式,也属此类,都应当避免。


      第六 字对  
      凡诗有八对,其中常可用者,色对、数对、声对是也。色对者,上句用丹青,下句用黑白之类等是也。数对者,上句用三千,下句用一万之类等是也。声对者,上句用仙字,下句用万字之类等是也。夫仙字声涉千,故与万字为对耳。其外风云草木,鱼虫禽兽,年月日时,天地明暗,贵贱上下,以其名为对者也。又色对之中,以乌代黑,以雪代白;数对之中,以双准二,以孤准一等类是也。发句落句强不求对,啻可尽理,是绝句体也。四韵之胸句腰句必可求对字。长韵可准知之。今案诸集绝句之中,或发句或落句有对字者,是邂逅也。

    第七 调声  
      凡调声者,能调平他声之义也。平声之外,上去入总谓之他声。随四声,诗避声调韵,谓之调声也。故略颂有之。  

      评点:中唐诗人王睿的《炙毂子诗格》早就有“平声”“侧声”〔即“仄声〕的称呼。本文之末有云:“仄声,侧声。去声,上声,入声。”可见“他声”就是“仄声”的别称。究竟只是日本人这么称呼?还是唐人也这么称呼?有待进一步考证。

      五言绝句略颂曰:发自他声,平声可准知之。  
      他他平平他,平平他他平。[以上发句韵]
      平平平他他,他他他平平。[以上落句韵]

      五言绝句连韵略颂云:发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平平他他平[连韵],平他他平平。[韵,以上发句]
      平他平平他,他平他他平。[韵,以上落句]

      七言绝句略颂云:起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发句]
      他他平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落句]

      七言绝句连韵略颂云:起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平平他他他平平[连韵],他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发句]
      他他平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落句]

      五言四韵略颂云:起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题目。平平平他他,他他他平平。[韵,以上发句]
      破题。他他平平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胸句]
      比兴。平平平他他,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腰句]
      述怀。他他平平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落句]

      五言四韵连韵略颂曰:起自他声,平声可准知之。  
      他他他平平[连韵],平平他他平。[韵,以上发句]
      平平平他他,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胸句]
      他他平平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腰句]
      平平平他他,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落句]

      七言四韵略颂曰:发自他声,平声可准知之。  
      他他平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韵,以上发句]
      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胸句]
      他他平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腰句]
      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落句]

      七言四韵连韵略颂曰:起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平平他他他平平[连韵],他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发句]
      他他平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胸句]
      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他他平。[韵,以上腰句]
      他他平平平他他,平平他他他平平。[韵,以上落句]

      评点:
      “连韵”就是首句韵。
      上面例举了部分平韵的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的平仄谱,包括了首句入韵体与首句不入韵的体式。其余体式以及仄韵平仄谱,均可类推了。可以说近体诗的所有平仄格局都已经完备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犯孤平的句子,近人认为是“大忌”的。而平韵“五言绝句连韵”的平仄谱里有“他平他他平”之谱,这是典型的犯孤平。而“平他平平他,他平他他平”对举,是“对句相救”的格局。
      据我对唐五代的试帖诗、白氏长庆集律诗专辑、唐诗鼓吹集的平仄分析,没有发现有犯孤平的句子。 
      究竟是唐代根本没有“犯孤平”之忌?还是“犯孤平”可以采用对句相救?抑或是“犯孤平”仅仅是一种技巧性的规定?尚待进一步探讨。

    第八 翻音  
      凡字必有反音,反音必有二字,故略颂云:平上去入依下字,轻重清浊依上字。所谓平声之轻者东也,重者同也。入声之轻者德也,重者得也。皆依翻音。上去字得其轻重清浊之义也。爰只举平入二声者,上声重者涉于去声,去声轻者涉于上声,递难分别之故也。亦有入声被用平声矣。

      第九 用韵  
      凡诗之韵者,多用平声,不论五言七言,其下句之终必用同韵是也。故绝句诗二韵。一首诗四韵等也。多韵诗可准知之。若谬用其邻次相似之韵,即云越韵病,俗以为嘲。假令清韵之中用青字,肴韵用豪之是也。

      第十 俗说  
      凡俗说者,世俗所传之说也、其说云:作诗之时,唯非按题避病,兼可劳其破文调声云。何者则破文难读词滞义疑,调声不劳有妨咏吟,或执忌讳为人所笑。朱门赤舄发枝柯,感无端之类是也。或人赋花之诗用发枝柯三字,至于同音朗咏,似验僧之咒放。又或人赋花之诗用感无端三字,至于读其破文,似贫家之称无纸端。如此类,宜避俗忌也。

      以上朝纲撰。[曰后江相公也。]
     --------------------------------------
      后面是用日本诗人的作品详细讲解“对仗”的具体用法,以及各种平仄格局的印证。这里就不详引了。只把日本诗人的一些近体诗作品引用于下:  

      《资父事君》〔真臻韵〕菅三品文时卿  
      题目。怀忠偏得仁,至孝自成人。
      破题。拔白何轻死,含丹在头亲。
      譬喻。王生犹有母,曾子岂非臣。
      述怀。若向宫廷论,应知两取生。

      《草树暗迎春》纪纳言长谷雄
      春生无迹渐从东,草木相迎暗至中。题目。
      向暖因缘唯媚景,浔阳媒介足柔风。破题。
      庭增气色晴沙绿,林变容晖宿雪红。譬喻。
      芳艳不知何处契,谁教计会一时通。述怀。

      《秋雁数行书》〔以斜为韵〕
      秋雁随阳来几赊,数行书点暮天斜。
      篇章不定迷言叶,批阅有疑拭眼花。
      朝隐山云缃帙卷,暮过林崔注文加。
      老儒渐耄虽疲业,宿癖相侵望句遮。

      《与儿孙诗》[用歌韵。自平声起,付第二字平声定之。]纪纳言长谷雄作  
      六旬余日少,三途苦时多。
      不义非吾富,儿孙没奈何。  

      《秋夜月诗》[用清韵]菅三品〔文时〕
      病容近秋思,愁人送夜情。
      莫言偏待月,多是睡难成。

      五言四韵诗
      《赋聚沙为佛塔》〔用东韵〕庆宝胤
      题目。聚沙为佛塔,此事出儿童。
      破题。应失秋霜底,欲倾夜雨中。
      譬喻。人唯看作戏,佛不舍其功。
      述怀。彼已得成道,菩提遂不空。  

      《赋月诗》〔用歌韵,自他声起。〕纪纳言
      皎皎孤悬月,清光万里过。
      映轩添粉壁,临水起金波。
      魏鹊飞无止,吴牛喘几多。
      落耀留不得,惆怅仰纤河。  

      《游净土寺诗》〔用侵韵〕庆宝胤
      一来净土脱尘衾,华影水文浅亦深。
      非水非花非笔砚,为思极乐苦相寻。

      《赋法华序品诗》〔用支韵〕后中书王
      四十余年探秘法,时来欲使众生知。
      先呈六瑞无人觉,唯有文殊说旧仪。

      《践大周然上人赴唐诗》〔用耕庚清韵〕庆宝胤
      遥寻异域出皇城,相赠有言莫自轻。
      抚我半头秋雪冷,思君万里暮云行。
      难期此土重相见,已契西方共往生。
      久在后生非势利,菩提应赴旧交情。

      《越调诗》〔八病之随一也〕〔庚耕清运〕

      灯前谈话吟咏几,与我染毫欲晓更。
      花锦褥柳丝经□,玩来终夜动心情。

      《离合诗》〔清韵〕
      烟霞望晓好,因我忽光临。
      蹬际青苔满,石危自动心。

      源英明诗云
      春雨何因细脚频,为过花面洗红尘。
      花情若听吾微诲,莫待妖姿妄折人。


    注:大江朝纲的生卒是“公元886—957年”,纪纳言长谷雄的生卒是“公元85l—912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6-22 00:05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沙发
    发表于 2016-11-7 19:23:28 | 只看该作者
    好东东啊,谢雨梦老师,果断抱走

    点评

    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9 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6-11-8 21:08:48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收藏学习!雨梦老师辛苦!

    点评

    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9 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6 21:02
  •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常住居民I

    地板
    发表于 2016-11-9 09:15: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点评

    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9 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23 07:19
  • 签到天数: 330 天

    [LV.8]以坛为家I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0:01:46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592084&ptid=90746][color=#999999]单衣 发表于 2016-11-7 19:23[/color][/url][/size]
    好东东啊,谢雨梦老师,果断抱走[/quote]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23 07:19
  • 签到天数: 330 天

    [LV.8]以坛为家I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0:02:07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592631&ptid=90746][color=#999999]子曰 发表于 2016-11-8 21:08[/color][/url][/size]
    好资料!收藏学习!雨梦老师辛苦![/quote]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23 07:19
  • 签到天数: 330 天

    [LV.8]以坛为家I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0:02:29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592938&ptid=90746][color=#999999]神采飞扬 发表于 2016-11-9 09:15[/color][/url][/size]
    学习,问好![/quote]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2-26 08:50 , Processed in 0.08440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