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杜至清 于 2016-12-13 16:08 编辑
追求光明的人生—— 对三哥的深刻印象(一)
在 2016年三哥94周岁生日那天,我给在北京一个老干部公寓休养的他打电话祝寿。交谈中他突然问我,“1946年我即将从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去解放区参了军,没有告诉家里,以后的四年渺无音讯,老母亲必定想他,那几年是怎么度过的?” 我稍做思索,据实回答,“是苦苦的思念,漫长的等待,盼望早日得到音讯。” 母子情深,终生难以割舍,越到老年,这种感情越浓烈。如此高龄的三哥,流露出的是对已经作古55年老母亲深深地歉疚之情,这情感,并未因时光的流逝而减退,这就是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家族中的传承。其实,他也无须歉疚,一个有抱负的青年,看到现实社会前途无望,必然到另一个天地寻找光明,追求光明。家人不会因他去选择正确道路而生怨情。
母子情深,兄弟之情也同样深厚,血浓于水,是亘古不变的的道理。我的三哥生于1922年,大我16岁多。我的童年和少年生活之期,因三哥自上小学起,一直在外乡学校读书,我很少有与他接触的机会。当时了解他,都是通过父母对往事回忆的口述。每晚,煤油灯的光芒虽然微弱,飘忽的灯光却在闪烁中隐隐跳动出一种种神秘。我每次听口述都很入迷。几位哥哥,都有让我敬佩的经历和闪光点,对我的成长影响颇深,他们都是我人生的榜样。
一本画册和一本书,对我的影响深远。
我对三哥的了解,是通过他画的一本画册,和他留在老家的一本书开始的。那一本画册和一本书,对我的人生之路影响深远。记得我在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已经随父母住进大祖父生前住过的那间正房,屋内靠北墙横排五个卧式木柜(柜顶向上开盖的老式衣柜),每个都有一米二长,一米高。我最爱翻动的是靠西墙的那个,柜里装满了几位哥哥们留在老家里的书。历史,地理,文艺等类都有。因为我当时识字不多,专门爱找带图画的书看。于是我发现了三哥那本写生画册,和那本《滦州师范校刊》。从此开启了我从书籍中认识世界的眼界。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几十年来乐此不疲。可以说,是三哥把我引进了书海,找到了获取知识的源泉。我的职业虽然是工科,但是在以后在漫长的日子里,爱看书的时间久了,无形中养成了摆弄文字的习惯,以致以后又有兴趣当了几年文字编辑,都与此不无关系。
我看那本画册时,兴趣盎然,深被那一幅幅素描所吸引。我情不自禁拿给母亲看,让她给我讲解。她说,早就看过了,是三哥在北平师范大学求学时,暑假期间在家里画的。厚厚的一本,因为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至今还记得其中的几幅,比如有大祖母在院子持米碗喂鸡的一幅;大伯母在她窗外花墙精心浇花的一幅;母亲在油灯下缝衣服的一幅;几位哥哥在更楼屋顶上演奏乐器的一幅,堂兄们为骡马按铡刀铡草的一幅。因为都是画的家里的生活场景,很容易理解。那些我熟悉的长辈和哥哥们都入了画面,画中每个人的神情被三哥绘的是那么栩栩如生,使我爱不释手。我当时还问母亲,大祖母看过吗?母亲说,给她看过,很高兴。可惜后来这本以家庭成员为读者的画册找不到了,如果当时我能够保存下来,今天交给三哥,让他抚景生情,回忆当年的生活,减少耄耋之年生活的孤寂该有多好。几十年后,我才理解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每个生活的片段,只要有意义,都可以选来入诗入画,如何才使其有意义,只有从提炼生活中的精 片段开始。三哥曾对我说,当时师大教美术的老师看过他的画,说他可以在绘画领域发展。后来因为他参了军,再无时间涉足绘画领域。可是他的唯一作品集,虽未出版过,却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更喜欢三哥那本《滦州师范校刊》(他的中学时期是在那里度过) ,作者是学校的师生们。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讲仿影的先生》一篇文章,很诙谐,读后难忘。1948年我在唐山市区的的小学——菜市小学(当时唐山市区范围不大,市内还有同仁小学(开滦煤矿办的),扶轮小学(铁路局办的),其它小学都在乡村)读二年级,有一天我们的语文老师要求每一位同学讲一个故事,要生动,只给一天准备时间,找参考书也可以。看到同学们都在一筹莫展的,我却已经胸有成竹了,想到了三哥那本《滦州师范校刊》,有一篇《讲仿影的先生》,很有故事性,是讲没有文化的人通信交往的事情,很幽默。(那时唐山尚未解放,共产主义教材不能进入小学校园。)一位在外乡谋生的儿子不会写家信,买来一张仿影抄了一遍寄回家中。仿影原文是:“ 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
仿影最初用于旧时学童习字,仿影或描红。那时学童入私塾,初学习字先写仿,仿影由塾师选些笔画少的字,横,竖,撇,捺的基本功练习都在其中。写定范帖,仿影衬于透明仿纸下模写;描红则是以红色印刷范字,学童墨写覆红。
那位父亲也不识字,不知信上写了什么,他拿到村中塾师那里请求讲解。塾师看过,捋着长胡须笑了,他已猜出了这封信的原委,为了不使这位思儿心切的父亲失望,他就按照仿影讲了起来,信上说:“上禀父母大人,儿子学过孔子的论语,已经成熟了。在外这些年,花了三千多两银子,做了七十多件事。已经结婚了,生了八九个儿子。他们个个都很仁义,非常懂礼貌。”。我把这段文字背熟了,第二天在课堂上讲了一遍,效果出奇的好,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老师也夸奖了我,问我是从哪里学来的?我拿出三哥留下的那本《滦州师范校刊》,她看了不住点头称赞。
于是我有了感悟,爱看书,总会学到知识,开卷有益,不是空洞的语词。只要善于进行点滴的积累,日后多会找到用武之地。由于我对那件事记忆深刻,至今还想再看看那本永远忘不掉的书,可惜也找不到了。
——未完待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