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满江红 汀州古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19:25: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天沐云浴 于 2017-1-13 10:49 编辑





        据记载:汀州文化有其区别于处州本土文化的显著特征。有着更加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云和县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距今仅500余年,而汀州人能从唐、宋开始持续本身文化。有史可查,云和黄氏在唐昭宗(888)时,就有峭山公官为"奎章内阁郎",以文字记录当年的文化和传统,并延续至今。大南山村清光绪三十年《五桂堂涂氏家谱》记载:南宋武宗丁未年(1302),六郎公偕三子臻游寓于长汀福寿坊,后光桂公迁浙江处州龙门大南山定居,世祖皆通韵律。其独特的汀州风情唢呐一直传承至今。传统文化的气势宏伟博大,品位较高,如功名文化、宗祠文化、婚嫁文化、祭祀文化等。云和《黄氏宗谱》记载:"宋徽宗辛丑科,有三兄弟,状元辅彦、榜眼辅平、探花辅正共登科甲,宋太平八年(984)黄氏共登进士十九名。"有朝臣赞诗,足见其壮观:"黄河曾现几番清,未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幡迎五马,一门黄榜点三名,奎星昨夜朝金阙,皂盖今朝拥帝京,胜似状元前榜眼,探花俱是弟和兄。"汀州宗祠文化有着"博大"的显著特点,位于上杭稔田镇石牌村的黄氏宗祠,为云和黄氏之祖,虽隔千山万水,从康熙年至今,时常有黄氏代表人前往祭祖,那里每年的祭祀日,规模宏大,可达20万人。在云和南洞黄氏宗祠,2007年清醮大祭时,30余桌宗亲一同拜祭。汀州风情唢呐曲牌中,"将军令"、"杀牲调"等曲牌,明显保留了中原艺术的特点,高亢壮烈。
        前日,天沐于龙岩六艺馆叶子、沧海、海韵以及画家东等,从龙岩新泉驱车北上70公里,造访向往已久的的闽西古城汀州。汀州也是客家地,山高路艰,古城依山而建,蜿蜒几十里,敌城箭楼,一应俱全;高门大户,汉式阙宅,临江而立。店头老街,熙熙攘攘,古玩字画,传统小吃,颇有古街风味。古色古香的戏楼,有妇女翩翩而舞,自娱自乐,城墙根还有一拨唱戏的,应该是山曲小调,有男女对唱,围观者上百人,可谓民俗民风,皆文艺范儿。汀州内外,文庙寺院,进士府邸,耕读人家,在这里,汉唐遗风,宋明服饰,可亲可敬。



青瓦江楼,峻山近,汉营似铁。唐宋韵,戏楼红袖,玉娥出月。夫子庙前香火剩,店头街老祠堂谒。客家史,千载笔春秋,谁堪写?
秦汉隶,唐宋帖。昌邑竹简难灭。东晋寻王鼎,百越文缺。汉脉泪盈河满子,中原南下金缕夜。王谢堂,山水忘长安,终无策。


                                                                          2016年12月11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6 21:02
  •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常住居民I

    沙发
    发表于 2017-1-13 00:35: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底蕴深厚,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7-1-13 09:4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漫步古城,感慨万千!汉唐遗风,宋明服饰,倍感亲切!赏学怀古好词,问好天沐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7-1-13 10:55: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词不错,可是您的用韵比较混乱~按词林正韵,写,夜,都是第十部韵,非入声。策,十七部,和其他的十八部韵差了点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7-1-13 10:58: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按新韵,缺是平声,策是二波,其他都三皆。问好您,直言莫怪!

    点评

    谢谢提醒。看看还能弥补一下,都是在手机上即兴填写,最怕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3 1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11:49:18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7-1-13 10:58
    按新韵,缺是平声,策是二波,其他都三皆。问好您,直言莫怪!

    谢谢提醒。看看还能弥补一下,都是在手机上即兴填写,最怕韵

    点评

    呵呵,我也有这个习惯。不过看手机容易晕车,现在少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3 1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7-1-13 12:24: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天沐云浴 发表于 2017-1-13 11:49
    谢谢提醒。看看还能弥补一下,都是在手机上即兴填写,最怕韵

    呵呵,我也有这个习惯。不过看手机容易晕车,现在少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2-24 22:56 , Processed in 0.100524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