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上山下乡1.知青生涯(回忆短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 10: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09:24: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这是一段终生难忘的艰难困苦的岁月,也是文化大革命“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后红卫兵的必然归宿。
    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这对于千百万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红卫兵来说,到农村去就是听毛主席的话,就是忠于毛主席,就是在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一九六八年十月六日这一天(我记得那天刚好是中秋节),二百多个六六、六七、六八级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与其说是经过文化大革命洗礼后的革命小将,齐聚土城小学操场坝,参加镇革委会组织召开的第二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欢送会,领取到农村后的生产生活必须用品用具,然后敲锣打鼓分别将我们送往各安置点。从这一天开始,十六岁的我就成了中国千百万知识青年之中的一员,就开始了长达六十六个月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现实生活。
    我是本地知青,下乡也在本地——习水县土城镇原黄金公社东方红大队尖山生产队。
    尖山生产队是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时青杠坡战役侧翼战场,位于青杠坡主战场左侧山顶上。当知青时还隐约可见残存的战壕,据老乡讲过去还时不时发现有残留的弹夹弹壳呢!凝结的历史仿佛仍能听到激烈的枪炮声,还能嗅到战场浓浓的硝烟味呢?
    尖山生产队还是省地县农业学大寨先进生产队,这个先进不是吹出来的,而是贫下中农战天斗地干出来的。尖山生产队位于云贵高原下降到四川盆地的赤水河谷剧烈切割地带,连绵山峰孤立地耸立在两条小河之间,山谷与山顶高差达三百余米,东西宽不过五百米,南北长却有五千多米。田与土大约各半,田分布于南坡山头与山头以及两山凹陷部位,旱地却间插于山坡之间。
    尖山生产队作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先进在哪里?先进在望天水田还能年年保丰收!经验在哪里?秘密在哪里?在“高田坎、拦山沟、屯水丘”。九个字确保农业丰收,九个字确立为先进单位,九个字确实让农民有饭吃。
    高田坎,有谁见过近二米田坎。高田坎就是为了便于秋季稻谷收割后有利蓄水。多道拦山沟用于收集雨水,流入高田坎田内,形成一个个蓄满水的“屯水丘”。解决了不易解决的半山农业干旱缺水问题,也就解决了粮食稳产和农民吃饭的大问题。
    我当时选择尖山生产队落户,就基于上述二点。在红军战斗流血过的地方,在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的荣誉中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让我倍感光荣与自豪,但随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年复一年的枯燥重复劳作,让青春的激情在慢慢消退,现实的无情又将理想击得粉碎。
    六十六个月的再教育生活,其实在生产队不过三年光阴。因在插队的日子里,我曾参加修建湘黔铁路,也曾在习水县水电局当水利辅导员。但就是这三十来个月的再教育生涯,让我锻炼了筋骨,增强了体力,学会了劳动,知道了疾苦,磨练了意志,学会了做人。
    初到农村,我是在好奇与向贫下中农学习中度过的,通过逐年了解知道各种农作物从种、管到收,了解各种蔬菜生长在不同的季节,了解水果生长习性,了解野生植物采摘与食用。就拿野生菌来说,下乡的生产队,除了耕地就是山林。  每年有二个季节生长野生菌,一个是麦子收割后生长的菌叫麦桩菌,乔巴菌和大脚茹这种高档食用菌都生长在这段时间(在当时这种菌都要块把钱一斤呢),还有就是红丝菌、绿豆菌、松菌、石灰菌、奶浆菌及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吃得吃不得的菌子。另一个是稻子收割后生长出来的菌子,我们叫谷桩菌,谷桩菌就没有麦桩菌的数量和品种多了。在这二个季节采摘野生菌是农民一项不错的收入,为农民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这野生菌啊每天采每天都在生长,但奇怪的是季节一过,一夜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前面不是讲到“高田坎、拦山沟、屯水丘”吗!这是尖山子人民祖祖辈辈勤劳智慧的结晶。这不,一道道拦山沟将雨水滴水不漏地汇聚到筑有高田坎的“屯水丘”内,用作来年季节已到而雨季未到需水播种打田插秧之用,这种方法巧妙地解决了农忙急需用水的矛盾。但这高田坎屯水丘也是有讲究的,是壮劳力才能胜任的活,也是工分最高的活。高田坎的形成是随水位升高而不断生高的,一、二米水深的田坎是不好搭的,搭田坎的泥巴是要从本身田里挖取的,这根田坎是农民寒冬腊月赤身裸体用泥土垒砌起来的。就是说来年的收成是用如此艰苦劳动换来的。
    生产队的农民是善良的、朴实的。我们刚到农村,生产队想得周道,分给我们的自留地、自留山林都离我们的住处不远。土地是好地,当年地里种的蔬菜都留给了我们,这让我们一到农村就有蔬菜可吃。到年终杀猪并没有计较我们去的晚而少分点给我们,这让我们非常感动。初到农村劳动时,生产队安排我们做的农活、一般是轻活,尽管不会干甚至没干好,但还是在记工分时按乡下同龄孩子计分,这让有的农民很有意见。由于“正确认识”和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使我们很快就融入到“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角色当中。

    我们是属分散插队的,我的房东是何四婆家,是当地农村典型的土墙瓦房,加上厨房总共五间,他家却让出二间给我们三位知青,这是多么无私啊!像许多中国农村女性一样,何四婆是那样的勤劳与善良,他像亲人,不!他像母亲一样关心我们、疼爱我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让我们离开家又有了家的感觉,离开了母亲又有母亲照料的感觉。在那些缺吃少穿的日子里,他和家人宁肯少吃一口,也怕怠慢了我们。特别是有点好吃的,如推豆花、煮腊肉、炒鸡蛋更是少不了招呼我们。这是多么伟大、高尚的人性的美德啊!对比之下, 我出来工作后仅回去看望过一次,至于何四婆多少时间去世,通讯闭塞也不了解,借口工作忙也不过搪塞之言,留存心底的只有无限的思念和无尽的遗憾。最好的安慰就是在外兢兢业业工作,不做对不起他老人家的事。
    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六十六个月,我认为有得有失,但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得多。
    第一与贫下中农建立了无产阶级感情,这为后来能依靠群众并与群众打成一片奠定了基础;
    第二培养了吃苦耐劳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三养成了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的品格;
    第四造就了健康强壮的体魄。
    仅此四条,终身受益。上山下乡,无怨无悔。

    (作者:承上与启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一方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沙发
    发表于 2017-2-25 15:12:31 | 只看该作者
    那段岁月值得回忆,温故知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板凳
    发表于 2017-2-25 15:34:05 | 只看该作者
    66个月可不是一段短日子,尖山真是个难以忘怀的地方,只是不知道那一两米的高坎是如何搭建的,还有那菌子,我们这里好像没有。无怨无悔,欣赏这四个字。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7-2-25 15:57:29 | 只看该作者
    与您一同回忆,领会那段难忘的岁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
    发表于 2017-2-25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配张图片,不妥再撤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6#
    发表于 2017-2-26 22:23:24 | 只看该作者
    上山下乡的岁月里,虽然辛苦劳累,但是“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得多。”,成为人生记忆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 10: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11:07:14 | 只看该作者
    老党 发表于 2017-2-25 15:12
    那段岁月值得回忆,温故知新。

    这是受您邀请补登在本板的回忆短文,至今写了10篇,用以记述那些个难忘的知青岁月。就是这篇短文,曾在天涯论坛“煮酒论史”遭受一小撮人的质疑、攻击与谩骂,当然我已在解释无果情况下“以牙还牙”。至今我都还没弄明白缘故何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 10: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11:09:43 | 只看该作者
    老党 发表于 2017-2-25 16:21
    配张图片,不妥再撤掉。

    没有过去的图片,等有机会重回乡下时摄取几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 10: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11:34:18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7-2-25 15:34
    66个月可不是一段短日子,尖山真是个难以忘怀的地方,只是不知道那一两米的高坎是如何搭建的,还有那菌子, ...

    先说“田坎”:在咱南方,秋冬季也下小雨,也会形成幼小溪流,拦山沟将集聚起来雨水引入屯水丘中,田中水位上升,此时就得加高田坎,以利蓄水。加高田坎就得赤身裸体站在田中,挖取田中田泥来加高田坎。为了御寒,农民在下田前往往要喝上几口烧酒,以增强其御寒能力,好在家乡冬天不是十分寒冷,最冷时也在零上几度。第二年春上用水就是这样获得的,次年的收成就是这样建立在艰难之上的。
    后说“野生菌”:在咱家乡,其实野生菌还不只是春秋才生长,冬天也有野生菌,比如说“冻菌”、“刷把菌),都生长在寒冷的冬天,只不过数量极其稀少而也。野生菌主要生长在春夏与深秋,春夏生长的叫麦桩菌,深秋生长的是谷桩菌,当知青时每到这二个季节,我都会到山上树林里去寻找野生菌,去享受收获时的喜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3-5-16 12:35
  • 签到天数: 239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0#
    发表于 2017-2-27 19:58:57 | 只看该作者
    难忘的岁月,深深的感悟。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12-19 21:19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11#
    发表于 2017-7-10 21:53:0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 10: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07:57:25 | 只看该作者
    上下游 发表于 2017-2-27 11:34
    先说“田坎”:在咱南方,秋冬季也下小雨,也会形成幼小溪流,拦山沟将集聚起来雨水引入屯水丘中,田中水 ...

    文中“幼小溪流”应为“细小溪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 10: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07:58:53 | 只看该作者
    上下游 发表于 2017-2-27 11:34
    先说“田坎”:在咱南方,秋冬季也下小雨,也会形成幼小溪流,拦山沟将集聚起来雨水引入屯水丘中,田中水 ...

    更正:“幼小溪流”应为“细小溪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6-6 10:49
  • 签到天数: 87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4#
    发表于 2017-9-30 08:56:00 | 只看该作者
    我赞成“无怨无悔” 祝节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2-29 08:51 , Processed in 0.10207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