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伊人轻舞 于 2017-2-27 20:48 编辑
2017.2.27 星期一 晴 微风 令人啼笑皆非的“龙抬头” 文/伊人轻舞 今天是17.2.27号,农历二月二,就是老话常说的“龙抬头”的日子, 俗称“青龙节”…… 传说这一天,是尧帝的生辰。江南素有吃糯米糕的习俗,有诗为证:“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南方还有一些区域的人,家家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为土地公公“暖寿”。而北方地区的人,则有吃猪头肉、理发(剃“龙头”)的习俗。 总之在这一天,民间一直流传着不尽相同的方式,来庆龙祈雨、保佑丰收这一古老的习俗。因而“龙抬头”,也是母亲一直很重视的节日。 对于老妈来说,这既是我们北方人争先恐后理发的好日子,也是与春节有关的最后一个传统节日。过了今天,在她的心里,一切都将趋如平常。凡是与年相关的事物,从此就再没有什么可让她惦记的了。 说来今天很奇怪,家里非常安静,谁也没有提起二月二。不过想想昨天才发生的、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儿,我心里这个乐呀…… 从前天开始,老妈就在念叨,明天二月二,咱们吃什么?我说吃什么都行,反正也没人打电话说要过来,什么二月二不二月二的。再说现在的日子,和天天过年有什么区别嘛,还管什么节日不节日的,一切照常就可。 她又碎碎地说了些别的,偶尔还和老爸小声嘀咕着什么。我也没太理会,只是隐隐约约地听到,象是说明天要去理发。 我嘴上虽说是不太重视,可老妈说的我还是听进心里了。第二天(2.26号)从起床后开始,我是一丁点儿也没让自己闲着。 吃罢早饭不久,老爸、老妈他们一起上街了,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中午这餐“龙宴”。先把最耗时间的“酱焖雪鱼”炖锅里(活鱼现在都不敢吃了),剩下的该洗的洗,该切的切、该摆盘的摆盘。叮叮当当、噼里啪啦,好一支“刺耳”又带点欢快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我一个人在厨房里“弹”了老半天,眼看着这一餐即将大功告成了,就在这时门锁一响,老爸老妈按时从外面回来了。 我从厨房探出头来问老妈,你理发了?老妈说理了。老爸立马接过话,我要是知道今天是初一,我绝对不让你理,哪有大初一理发的。我接茬说理发还分初一、十五呀,再说今天不是初二吗?怎么不能理?我这思维明显慢了半拍,一时还没转过弯儿来,还反问老爸。 就见老爸气哼哼地说,理完了才知道,什么初二呀,是你妈看错日子了,明天才是二月二…… 哈哈哈……我绝对相信是初二,而且对此深信不疑。因为老妈在节日这类事儿上从未出过错,看来这次被她老人家严重误导。 好不容易我才收住笑,然后对她说,我是晕三晕四的习惯了,只知道盯着周一到周五,不太记农历,除非快到家里谁的生日时,我才略微关注一下。可你天天捧着日历看,也能把你认为的重要日子看错?我今天可是按照节日做的饭,(比平时准备的多)看来咱们这是注定要把二月二给提前过了。 就见老爸站在旁边冲着老妈直撇嘴,而老妈则是一付不服气的“一脸黑”。我见状,哪还好再说什么呢,这俩人分明是要“斗嘴”的节奏啊……(斗嘴对他们来说就如同家常便饭)我赶紧说,都洗洗手,咱们吃饭吧,不然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这 17年的二月二,被老妈提前搞了个大“乌龙”。昨天的“空前”盛况 ,实属前所未有,足可以载入我家的历史“史册”了。 现在想想那过程的确是超级离谱啊,而且大大超出我能预料的范围之外。我昨天做的哪是“龙宴”啊,称它为“乌龙宴”才最为准确……如果要是有作家写小说、编剧本,应该也不会这么快就联想到此番素材吧。 二月二,老妈提前“剪龙头”,我提前做“龙宴”, 或许外人听了会感觉,这一家子人的大脑都不是很清醒。但于我而言,却是难得而珍贵的。正是这个被老妈弄出“笑点”的特殊日子,还有他们二老在有意无意之中弄出的这些生活小插曲,才让我感觉自己比任何时候都要快乐。我一定要把这些细微的情节保留,并且永远地储存在我丰厚的记忆里。 2017-2-27
|